紅外吸收光譜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7-28 14:05:25/ 個人分類:學習課程
紅外吸收光譜是物質的分子吸收了紅外輻射后,引起分子的振動-轉動能級的躍遷而形成的光譜,因為出現在紅外區,所以稱之為紅外光譜。利用紅外光譜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稱之為紅外吸收光譜法。
紅外輻射是在 1800年由英國的威廉.赫謝(Willian Hersher) 爾發現的。一直到了1903年,才有人研究了純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對合成橡膠的迫切需求,紅外光譜才引起了化學家的重視和研究,并因此而迅速發展。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以及紅外光譜儀與其它大型儀器的聯用,使得紅外光譜在結構分析、化學反應機理研究以及生產實踐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四大波譜”中應用最多、理論最為成熟的一種方法。
紅外光譜法的特點:
1? 氣態、液態和固態樣品均可進行紅外光譜測定;
2? 每種化合物均有紅外吸收,并顯示了豐富的結構信息;
3? 常規紅外光譜儀價格低廉,易于購置;
4? 樣品用量少:可減少到微克級;
5. 針對特殊樣品的測試要求,發展了多種測量新技術,如:光聲光譜( PAS)、衰減反射光譜(ATR),漫反射,紅外顯微鏡等。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