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 — 是否被誤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7-01 10:12:26
查看( 319 ) /
評論( 7 )
生物醫藥、生物醫學,使人首先聯想到的是生物藥物。現在生物醫藥(學)不論是在基礎研究,在創業園區,還是在“千人計劃”,都是在大力流行的時候。
這當然是好事情。可是有意思的是我們講的生物醫藥(學),其覆蓋面之廣,牽涉的領域之多,真是讓人嚇一跳。
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第二大項是“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其中包含了以下的領域:(一)醫藥生物技術,包括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藥物等;(二)中藥、天然藥物,包括新藥物、中藥新品種的開發;(三)化學藥:創新藥物、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抗腫瘤藥物、重大傳染病治療藥物等;(四)新劑型及制劑技術,包括靶向給藥系統、給藥新技術及藥物新劑型;(五)醫療儀器技術、設備與醫學專用軟件,包括醫學影像技術、治療、急救及康復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六)輕工和化工生物技術,生物催化、微生物發酵新技術、新型、高效工業酶制劑等;(七)現代農業技術,農林植物優良新品種與優質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技術、現代農業裝備與信息化技術、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節水農業、農業生物技術。
還好,這里用的是“生物與新醫藥技術”,但在其他很多場合就成了“生物醫藥”或“生物醫學”。
姑且先認為生物醫藥主要就是生物技術相關的藥物。我們來看看生物藥物與化學藥物、醫療器械產業方面的對比數據:2007年,美國的生物技術相關的藥物(biotech-related drugs)產業的產值是440億美元,是的,很大;可是同期,美國的化學藥物(pharmaceutical)的產值是2290億美元(來源IMS Health)。而在2006年底,美國的醫療器械行業(medical device)的產值是860億美元(來源AdvaMed)。換句話說,在醫藥方面,生物藥物約只有化學藥物的1/5,醫療器械的1/2。
如果僅在字面上說說還好,可是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大力建設生物醫藥園,而這些生物醫藥園區很多是按照研發生物藥物的要求設計的,設備也是按照研發生物藥物的需要花巨資進口的。現在的問題是這些昂貴的資源對醫療器械產業和部分化學藥物的產業并不適用。
而且,在美國,與藥物相關的生物產業已經開始有飽和及萎縮的跡象。過去五年,美國生物藥物的企業總數一直徘徊在1500左右,而去年和今年這個數字在下降。 生物、生命科學的人員這幾年大大過剩,在美國學生物或生命科學的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是$38800, 而15.5年后工資平均能達到$64800;同期學機械工程的平均起薪是$57800, 而15.5年后工資平均能達到$93600 。實際上生物/生命科學的博士的平均起薪($43900)與學機械工程本科學士的平均起薪($57900)還差一大截。
生物產業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生物技術的應用的前三十年主要體現在研發生物藥物和與生命科學相關的技術,而近十來年生物技術開始大量用于農業,特別是這兩年開始關注生物燃料。今后幾年的生物產業的主要增長應當不是著重在與健康產業相關的方向。
也許我們需要再想一想,我們看到的“生物醫藥”就是我們想象中的要發展的醫藥產業嗎?難道我們不會在發展生物藥物的時候不自覺地阻礙醫療器械、也許還包括化學藥物的發展嗎?
作者:肖家華
相關閱讀:
- 生物技術產業一周動態 (admin, 2007-8-25)
- 我國生物醫藥企業的競爭力研究 (admin, 2007-9-01)
- 歐美生物醫藥產業政策及對我國的啟示 (admin, 2007-9-04)
- 第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將于6月在長沙舉行 (miracle, 2008-3-01)
- 歐洲公司首入我國CRO聯盟 (hplcangel, 2008-4-17)
- 安捷倫參加“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學術交流會” (laurie_dly, 2008-5-13)
-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 面臨前所未有發展機遇 (miracle, 2008-7-02)
- 裴端卿被任命為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 (laurie_dly, 2008-8-18)
- 2008年度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公告發布 (laurie_dly, 2008-8-22)
- 科技部發布863生物醫藥技術領域08年度課題申請指南 (miracle, 2008-8-28)
論壇模式
推薦
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TAG: 生物醫藥
q_r_epcnge發布于2009-07-01 14:17:44
- 謝謝您的資料分享!
dxkuii發布于2009-07-01 14:41:50
- 多謝樓主的分享。
JJSIE--NNE發布于2009-07-01 14:57:36
- 感謝分享,確實很不錯。
生活eesf發布于2009-07-01 15:04:58
- 經驗之談,繼續expriment!
ross_racheal發布于2009-07-02 14:13:07
- thanks for the sharing!
suxiaoxiao35發布于2009-12-23 11:55:25
- 化學藥的發展正進入一個瓶頸期,生物藥表面看雖多但真正有效且應用于臨床的還是很少啊
至于國內的情況
還是不說了吧
艱苦奮斗發布于2011-11-01 09:46:09
- 咱們國家很多產業都是滯后發展的,尤其看到國外發展的好了,國家盲目一個政策,全國那是一窩蜂的上啊,最終都是半途而廢,產能不調。有真正干活的人,在這渾水中,也被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