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巨能照明-專業LED燈具LED面板燈,LED筒燈,LED天花燈,LED日光燈,LED工礦燈生產廠家。
單分子層比表面吸附等溫方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3-20 17:48:36/ 個人分類:比表面
模型的基本假定:
1.吸附是可逆的。
用θ表示覆蓋度,即吸附劑
比表面被氣體分子覆蓋的分數,未被覆蓋分數應為(1-θ),則
吸附速率=kap(1-θ) (1-7)
脫附速率=kdθ (1-8)
當達到動態平衡時,
KaP(1-θ)=Kdθ (1-9)
KaP KP
θ= ----- = ----- (1-10)
Kd+KaP 1+KP
Ka
其中 K= --- = K0exp(Q/RT) Q為吸附熱
Kd
式中: p――吸附質蒸氣吸附平衡時的壓力;
ka,kd――分別為吸附和脫附速率常數;
K——該吸附過程的吸附系數,即吸附平衡的平衡常數;
K0——指數表達式的指前因子,近似認為與溫度無關。
如果用v(STP,ml/g)表示吸附量,vm(STP,ml/g)表示單分子層飽和吸附量,則,式(1-10)化簡得:
P 1 P
--- = ---- + ---- (1-11)
V VmK Vm
式(1-10)與式(1-11)都稱為朗格謬爾吸附等溫式,他們在用v對p作圖時的形狀與Ⅰ型吸附等溫線相同。實際上,分子篩或只含微孔的活性炭吸附蒸汽時的吸附等溫線就是Ⅰ型的,因此Ⅰ型又稱為朗格謬爾吸附等溫線。
式(1-11)在用p/v對p作圖時是一條直線,其斜率為1/vm,截距為1/(vmK),由此可以求出單分子層飽和吸附量vm。
2.吸附
比表面在能量上是均勻的,即各吸附位具有相同的能量;
3.
比表面被吸附分子間的作用力可略去不計;
4.屬單層吸附,且每個吸附位吸附一個質點;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比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