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分離純化一條街:part A-凝膠過濾層析(續前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24 08:20:11
2)裝柱與平衡
裝柱前須將凝膠上面過多的溶液傾出,將層析柱垂直裝好。關閉出口,向柱管內加入約1/3柱容積的洗脫液,然后在攪拌下,將濃漿狀的凝膠連續地傾入柱中,使之自然沉降,待凝膠沉降約2—3cm后,打開柱的出口,調節合適的流速,使凝膠繼續沉集,待沉集的膠面上升到離柱的頂端約5cm處時停止裝柱,關閉出水口。裝柱要求連續、均勻、無氣泡、無“紋路”。將洗脫劑與恒流泵相連,恒流泵出口端與層析柱相連。通過2—3倍柱床容積的洗脫液使柱床平衡,然后在凝膠表面上放一片濾紙或尼龍濾布,以防將來在加樣時凝膠被沖起,并始終保持凝膠上端有一段液體。
3) 上樣與洗脫
樣品上柱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之一,若樣品稀釋或上柱不均,會使區帶擴散,影響層析效果。上樣時應盡量保持床面的穩定。先打開柱的出口,待柱中洗脫液流至距床表面1-2mm時,關閉出口,用滴管將1ml樣品慢慢地加至柱床表面,應避免將床面凝膠沖起,打開出口并開始計算流出體積,當樣品滲入床中接近床表面1mm時關閉出口。按加樣操作,用少量(約1ml)洗脫液沖洗管壁2次。最后加入少量洗脫液于凝膠上,使高出床表面3-5cm,旋緊上口螺絲帽,柱進水口連通恒流泵,調好流速,以每管3ml/10min流速開始洗脫。上樣的體積,分析用量為柱床容積的1-2%;制備用量為柱床容積的20%~30%。
4)收集與鑒定
用自動部分收集器收集流出液,每管4ml,紫外檢測儀280nm波長處檢測,最高的一個OD值時的體積即為吸收峰的洗脫體積Ve。
5)凝膠柱的處理
凝膠用過后,反復用蒸餾水洗后保存,如果有顏色或比較臟,可用0.5mol/LNaCl洗滌。短期可保存在水相中,加入防腐劑或加熱滅菌后于低溫保存。建議長期用干燥狀態保存。
計算
分子量的測定和計算,一般都采用標準曲線法。只要測得幾種標準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的Ve,并以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對數(logMr)對Ve作圖得一直線,再測出待測樣品的Ve,即可從圖中確定它的相對分子質量。
注意事項
各接頭不能漏氣,連續用的小乳膠管不要有破損,否則造成漏氣、漏液。注意恒壓瓶內的排氣管應無液體,并隨著柱下口溶液的流出不斷有氣泡產生,則表示恒壓瓶不漏氣。操作過程中,層析柱內液面不斷下降,則表示整個系統有漏氣之處,應仔細檢查并加以糾正。
始終保持柱內液面高于凝膠表面,否則水分揮發,凝膠變干。也要防止液體流干,使凝膠混入大量氣泡,影響液體在柱內的流動,導致分離效果變壞,不得不重新裝柱。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