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平滑劑配方技術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3-11-14 14:53:13/ 個人分類:配方分析
1.背景
柔軟平滑劑是一種廣泛應用于紡織行業起柔軟、整理的油劑,禾川化工專業從事柔軟平滑劑配方分析,成分分析,配方還原、配方檢測、配方研制;禾川化工為紡織印染相關企業提供整套技術解決方案一站式服務;化纖油劑中平滑劑能夠調整纖維與纖維、纖維與金屬間的摩擦系數,使纖維具有良好的平滑性、集束性及分纖性。它可以減少毛絲和斷頭,提高產品質量等級。常用平滑劑有礦物油、合成脂肪酸酯、聚醚等3類。
目前國外平滑柔軟劑開發的新品種有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聚乙二醇月桂酸酯、氫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胺、聚乙二醇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和山梨糖醇硬脂酸酯等。其中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或脂肪酸酯是具有雙功能的油劑組分,既有抗靜電的功能,又有提高纖維靜摩擦系數的性能,使纖維具有好的集束性。而雙酯又能有效地降低纖維之間的動摩擦系數,使纖維有好的平滑性。
2.平滑劑
2.1平滑劑的作用機理
經紗從漿液中通過,其目的一是經紗要吸附一定量的漿液,二是要使漿液滲透到紗線內部。除了壓漿輥所起到的作用外,在恒定漿紗機車速的情況下,漿液的性質起了主要作用。
在漿液的濃度、粘度、溫度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只要減少漿液的表面張力(增加潤濕性能),就能提高漿液對紗線的潤濕作用,增加粘附性,改善粘附條件。
在粘附性材料中僅加油劑的漿液制成漿膜切片后,在漿膜表面的油粒子起到平滑與耐磨的作用,而分布在漿膜內部的油使它形成海綿狀組織,使其具有柔軟性和保持伸度的作用,油在內部分散愈均勻,則它的柔軟效果就愈大。
2.2平滑劑組成
平滑劑的組成成分通常有:礦物油;液態聚烯烴(聚丁烯等);高級脂肪醇的合成酯;天然植物油(如三甘酯);含雜原子的高級脂肪酸酯;高級烷醚(分子鏈中含有-S-、一O一);聚醚:氧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四甲乙二醇,聚苯醚等;醚酯;三甲基硅類;變性硅類;氟烴油等。以上所列諸多品種平滑劑中目前較常用的有礦物油,脂肪酸酯,聚醚三類。
2.2.1礦物油
一般來說低粘度的礦物油多為石臘系的碳氫化臺物,而高粘度的礦物油含有較多的環烷烴,如R.w 500的礦物油中含環烷烴就達5O%左右。在化纖紡絲油劑中所用的礦物油平滑劑要求粘度不要太高,其R.w 應小于200。作為絡筒用的礦物油由于沒有耐熱性要求,選用R.w 4O一60的礦物油即可滿足要求。
礦物油類平滑劑有如下特點:(1)平滑性 ,(2)粘度特性對分子量的依賴性大,(3)耐熱性。
2.2.2脂肪酸酯
脂肪酸酯類平滑劑按分子的組成基本上可分為三個類型:(1)脂肪族酸、醇合成酯。如單官能團脂肪酸合成酯,油酸丁酯等;雙官能團脂肪酸合成酯,癸二酸二辛酯;三官能團脂肪酯合成酯,如油酸三甘酯等;四官能團脂肪酵合成酯,季戊四醇酯、山梨糖醇酯等。(2)脂肪族酸、醇合成酯中含有芳香基團。如單盲能團的苯甲酸等;雙官能團的雙酚A等二價酯;三官能團的偏苯三酸、三聚氰酸等三價酯。(3)脂肪族酸、醇、酰胺上含有聚氧乙烯的單、雙、多價酯。
2.2.3聚醚
通過不同的途徑與不同的烷氧基物可合成出不同性能的聚醚.(EO:氧乙烯,PO:氧丙烯),對于聚醚分子而言,由于端羥基的存在提供了與相產試劑進行醚化和酯化的封端反應,也使聚醚的分子結構發生了變化。
三.平滑劑的參考配方
配方1:乳液型平滑劑
(各物質組分及含量都經過修改,與實際配方相差較大,僅供參考)
成分 | 質量百分比 | 成分說明 |
石蠟乳液 | 20-30% | / |
聚乙二醇硬脂酸酯 | 3-10% | 平滑劑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3-10% | 乳化劑 |
水 | 60-80% | 分散介質 |
配方2:聚醚型平滑劑
(各物質組分及含量都經過修改,與實際配方相差較大,僅供參考)
成分 | 質量百分比 | 成分說明 |
長鏈烷基聚醚 | 3-10% | |
烷基酚類聚醚 | 2-5% | |
水 | 70-90% | |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