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至7.45之間,為堿性體質者,但這部分人只占總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與堿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老化加快等,到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就會繼續發展成疾病。當人的體液PH值低于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有的人就會變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至6.7時,甚至有的人就會死亡。
2、酸性體質對我們的健康有哪些危害?
酸性體質的人體內酸性過多,從而會引起很多種疾病。一般大致可分為四類:
⊙強酸與鈣、鎂等堿性礦物質結合為鹽類,從而在體內形成固體酸性物,進而導致骨質疏松癥等疾病。
⊙強酸或酸性鹽堆積在關節或器官內引起相應炎癥,導致動脈硬化、腎結石、關節炎、痛風等疾病。
⊙酸性廢棄物堆積,使附近的毛細血管被堵,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糖尿病、腎炎甚至各種癌癥。
⊙胃腸道酸性過多引起便秘、慢性腹瀉、尿酸、四肢酸痛,胃酸過多導致燒心、反酸、胃潰瘍等各類胃腸道疾病。
⊙根據調查發現,酸性體質的人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很高,基本是所有痛風、高血壓、癌癥、高脂血癥患者,都是酸性體質。
⊙酸性體質奪走美麗。酸性體質的人不僅身體表現虛弱,上下樓梯容易口喘粗氣,而且體態易肥胖,下腹突出。最可怕的是如果不及時糾正體內的酸堿度,還會直接影響到皮膚的滋潤與光滑,使人看上去憔悴無華。皮膚上容易長雀斑、痣以及皮膚變黑等。
你也許還很奇怪,為什么我們健康的體質會逐漸變成酸性的呢?其實這和你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酸性體質的由來吧!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去改變你的體質,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熬夜會使體質變酸。晚上1:00以后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
⊙精致食物加速體質變酸。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白領麗人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的少,刻意選擇很精致的食物而少吃粗糙的食物,這種人的腸子老化的特別快,肝功能差,大便是黑色的而且常會便秘。因為精致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你所吃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
⊙吃消夜的人體質容易變酸。晚上8:00再吃晚餐就算 ''宵夜'' 了! 你是不是也常忙到 8:00 才吃飯呢?時常交際應酬的生意人,通常壽命較短,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吃宵夜隔天會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低,處于休息狀態,因此食物留在腸子里會變酸、發酵、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酸性體質。如果膳食結構不對,長期是以米、面為主食,以肉、魚、蛋等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酸性食物為主,并不注意配以蔬菜等堿性食物加以調節,經過一段時日后,就導致體液偏酸,成為酸性體質。
4、如何檢查自己的體液環境是否已經變成酸性?
當早晨你未進任何食物和水的條件下,靜脈血液的PH值低于7.35、唾液PH值低于6.8、尿液PH值低于6.5時,你的體液處于偏酸狀態,如果長期處于這一水平,表明你的基礎體液偏酸或已酸化。由于血液取樣比較難,通常以尿液為主,同時參考唾液、精液和宮頸液的PH值。因尿液受食物的影響較大,一般以早晨一起床的尿液最準。精液和宮頸液不受一餐食物的影響,它受整個體液基礎酸堿水平的影響,因此它們的酸堿水平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映體液的基礎酸堿水平,當精液PH值低于7.8或宮頸液PH值低于7.5時,則表明你的基礎體液處于偏酸的狀態。
血液的正常酸堿范圍在7.35-7.45,唾液的正常酸堿范圍為6.8-7.5,尿液的正常酸堿范圍為6.5-7.8,組織液PH值7.0-7.5,細胞液的PH值7.20-7.45 ,精液PH值7.8-9.2,宮頸PH值7.5-8.8。體液酸堿水平同每日的測量時間也有關系。
而癌癥患者的血液酸堿值為:5.3-5.5,屬于真正的酸性體質。
⊙日常調護:改正自己不正確的生活方式,每天盡量在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可把傷害減至最低。做到早睡早起,增強鍛煉,找回健康生活模式。
⊙飲食調養:
第一,多吃蔬菜、水果,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代謝物,起清熱解毒之效。蔬菜水果有“三寶”,即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并且其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呈堿性,能夠協助保持酸堿平衡以維持體液的穩態。
第二,多吃豆類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膩厚味,并盡可能少食用蔥、姜、蒜、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癥狀。
第三,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保護頤養胃氣。如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會導致溫熱內蘊,毒滯體內,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之民諺,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要注意。
第四,食物的酸堿性搭配對人體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每個人體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數以萬計的化學反應,保證人體各器官完成各種復雜的生理功能。這些反應之所以能順利進行,是由于人體的體液的酸堿度(PH值),始終處于恒定的平衡狀態。如果PH值高于或低于0.1個單位,得不到及時糾正,人體健康就會受到影響,疾病便隨之而來。因此在日常飲食中,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可保持良好血質,進而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此外,堿性食品不僅可為機體提供鈣、鎂、鉀、鈉等無機鹽,還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在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腸道致癌物及有毒的物質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要想身體健康,美麗常駐,就一定要注意飲食的酸堿平衡。
⊙足量的水:滿足機體對水的需求。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在內(如蔬菜、水果、米飯、饅頭、肉類、豆類、奶類等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秋季每日水的攝入量應達到2000毫升,以維持水電解質代謝平衡,也是維持體內酸堿平衡的一個重要方面。
⊙健康處方推薦:最佳糾酸食物。 肉、蛋、米、面、糖等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可使血液偏酸,但此類食品營養豐富,是人們的主要食物。為防止變成酸性體質,需要吃一定量的堿性食物,抵消過多的酸性成分,恢復正常的酸堿度,其中海帶堿度最高,享有“堿性食品之冠”的美稱,故每星期吃3至4次海帶,可保護血液的正常酸堿度而防病美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