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本研究室技術服務項目組對外承接蛋白質組學及蛋白藥物質量控制檢測服務

    《時代》周刊評出2008十大醫學突破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2-22 22:38:07/ 個人分類:科技要聞

    早老性癡呆癥治療到干細胞療法悉數入選
    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美國《時代》周刊近日評出2008年十大醫學突破,從早老性癡呆癥的治療到干細胞療法悉數入選。從這些榜單中我們也可以領略到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以下是具體榜單:
     
    1. 將患者皮膚細胞轉變成運動神經元
     

    將患者皮膚細胞轉變成運動神經元
     
    當選總統的奧巴馬已經承諾解禁聯邦資助胚胎干細胞研究的7年禁令,對該領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福音。但是對一些科學家來說,這似乎跟他們毫不相干。美國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7月在報告中宣布了一個突破性試驗,他們利用一種不需要晶胚的新方法,產生了第一個運動神經元。這個神經元是利用兩名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的老年婦女的干細胞培養而成的。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2006年開發了該技術。這項技術包括,將已經分化的普通成年皮膚細胞轉編為胚胎樣未分化的“萬能”干細胞,然后根據需求讓它們轉變成組織特異細胞。利用“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患者的皮膚組織生成運動神經元,科學家現在可以在一個培養皿里研究細胞生長、衰退、死亡對這種疾病產生的影響。以前研究人員從沒通過此類緩慢的方式進行這方面的試驗。如果科學家了解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的發展過程,他們或許可以提出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甚至最終可治愈這種疾病。
     
    科學網相關報道ALS患者皮膚制出iPS細胞
     
    2.發炎容易導致心臟病發作
     

    發炎容易導致心臟病發作
     
    美國有半數人是在膽固醇處于正常水平時突發心臟病的。這種情況令人感到困惑,醫生直到今年11月才清楚這是怎么回事。今年11月,波士頓布瑞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保羅·瑞德科博士證實了一種可導致心臟病的風險因素——炎癥,這也是引起關節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罪魁禍首。這個風險因素的影響力可能相當大。以前進行的規模較小的研究也曾暗示心臟病發作與炎癥有關,但是瑞德科最近進行的研究顯示,當人體里的膽固醇水平處于正常狀態,而C反應蛋白(CRP)水平較高時,服用他汀類藥物(statins)會降低C反應蛋白水平,使心臟病發作風險下降54%。C反應蛋白是一種表明血液里存在炎癥的蛋白標志物。醫生表示,膽固醇和脂肪堆積物仍是預示心臟病發作的主要指示劑,不過炎癥可能也非常重要,它或許是一個起著關鍵性作用的導火索。炎癥增加了膽固醇和脂肪堆積物的不穩定性,使它們更容易脫離血管壁,堵塞血管,導致心臟病發作。瑞德科的最新研究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3.無疤痕手術
     

    無疤痕手術
     
    無疤痕手術聽起來可能有些奇怪,但是目前醫生正在通過“天然腔道”手術(natural orifice surgery)進行這方面的試驗。“天然腔道”手術(natural orifice surgery)是一項新技術,醫生通過口腔、陰道和大腸等現有自然腔道進入人體進行手術,無需在皮膚上切口。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一個科研組利用一個安裝有照相機的觀測儀器,3月份在美國成功通過陰道為一名婦女切除了闌尾。這項技術也將對一些胃搭橋手術患者有所幫助,這些人的胃組織在術后向外延展,醫生通過口腔將一個觀測儀器插入他們胃部,收縮延伸的褶皺,讓胃變得更小。該技術并非完全不需要切口,外科醫生通過小切口穿過人體內部組織,但是這種方法通過盡量少在皮膚上切口,減輕了患者的痛感、降低了感染風險,而且還加快了術后康復速度。
     
     
    4.基因圖譜大眾化
     

    基因圖譜大眾化
     
    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遺傳學、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泰斗詹姆士·沃森(James Watson)和人類基因組的聯合制圖人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繪制了整個基因圖譜。現在你只要花399美元,并提供少量唾液,就可以給自己繪一張基因圖譜,揭開一些有關它的秘密。科學家對目前這些信息是否有價值的問題爭論不休,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現在掌握的科學知識還不足以解釋擁有一種基因變種的真正意義,但是23和Me(e23 and Me)等公司至少讓我們有機會看一看我們自己的遺傳數據。雖然以前也有這項服務,但是在今年之前,它的收費還高得讓人不敢問津。現在科學家可通過你提供的一點口水提取DNA,然后復制并尋找90%已知遺傳變異,這些變異是不同特征或健康狀況的標志,例如乳糖不耐受和前列腺癌。現在僅根據你擁有這種基因,還不知道是否你將會患腫瘤,但是隨著科學不斷進步,科學家有望通過這些遺傳信息,預知一個人會生什么病,以便讓人們在患病前接受預防性治療。
     
     
    5. 新發現4種早老性癡呆基因
     

    早老性癡呆新基因
     
    如果不進行檢查,就無法治愈、預防或診斷早老性癡呆癥。但是科學家有望發現4種可引起最普遍的早老性癡呆癥類型的新基因。一項對1300多個家庭進行的研究發現了這些基因。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基因在形成早老性癡呆癥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或許與神經元死亡有關。隨著這種疾病不斷惡化,脂質斑塊和纖維絲團狀蛋白質(fibrous tangles of protein)在大腦中慢慢堆積起來,不斷破壞神經元,最終殺死它們。最近鑒定出的這些基因,也許有助于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如何保持神經元的活性,該研究可能將成為未來治療方法的重要探尋方向。更令人感到興奮的是,其中一種基因產生了一種特殊蛋白質,神經元正是利用這種蛋白質進行交流的。科學家已經發現有很多基因可導致早老性癡呆,但是每一個新發現的基因都為未來的藥物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發展方向和一線新希望。
     
     
    6.五合一疫苗
     

    五合一疫苗
     
    每一位家長都意識到孩子是多么痛恨打針。因此,五合一疫苗——Pentacel非常受歡迎,這種疫苗可一次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痹癥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5種疾病。科學家已經通過5000多名嬰兒,對這種疫苗進行了研究,注射該疫苗的孩子僅出現發燒、扎針處發紅和腫脹等輕微的副作用。Pentacel分四次注射,前三次分別在2個月、6個月,和15到18個月之間注射。伸縮性免疫(Telescoping immunizations)或許有助于更多孩子注射這種疫苗。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7.4%年齡在19到35個月的孩子注射了所有疫苗,政府要求,到2010年完成注射這種疫苗的嬰孩的比例要達到80%。
     
    7.基因掃描查找乳腺癌
     

    基因掃描查找乳腺癌
     
    基因掃描迅速變成一種診斷和治療腫瘤的有效工具。利用基因掃描檢查乳腺癌,查看患者的哪一種基因能最有效地對腫瘤藥物Herceptin做出反應。Herceptin可有效殺死能釋放大量HER2蛋白質的腫瘤。通過激光掃描,可以確定一個乳腺癌樣本中存在多少HER2基因;這種基因越多,通過Herceptin藥物治療腫瘤就會越有效。乳腺癌患者也越來越依賴另一種基因檢查方法OncotypeDx,這種檢查可確定乳腺癌復發的風險,并將通過化療藥劑最有效地殺死一種特殊腫瘤。
     
      
    8.驗血預知唐氏綜合癥
     

    驗血預知唐氏綜合癥
     
    羊水診斷是在嬰兒出生前確定它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癥的一種最好的方法。這種方法利用一根針管獲得胎兒周圍的羊水樣本,就可進行檢查。但是針頭有可能扎傷嬰兒的問題可能非常令人頭痛,尤其是當它們朝子宮里正在生長的一個嬰兒的方向扎去時,這種方法造成流產的概率是二百分之一。現在的一種新基因檢測方法,或許可通過給準媽媽進行驗血,確定即將出生的嬰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癥。因為嬰兒的少量DNA進入到母親的血流中,這項檢查可以在準媽媽的血流中發現染色體21出現的反常情況,檢測結果可能預示嬰兒是否患有這種疾病。雖然這項檢查還只處于形成階段,但是它象征著一種確定特殊基因狀況的新方法即將出現。
     
     
    9.暈船粘貼劑用于治療化療嘔吐
     

    暈船粘貼劑用于治療化療嘔吐
     
    運動病粘貼劑確實有助于平息暈船的人翻江倒海的胃部感覺。因此,一些人決定利用與之相同的想法,化療后讓患者服用暈船藥。9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準利用Sancuso治療化療后的嘔吐現象。5-HT-3受體阻斷劑Sancuso連續釋放藥物granisetron,阻止血清素受體,緩解惡心反胃的感覺。腫瘤患者可以通過服用這種藥物的可溶性類型、藥片和注射這種處方藥,治療嘔吐現象。而且粘著劑的其他好處還有,它運輸更方便,而且更便于使用。一片Sancuso粘貼劑,可在大約5天時間里持續抑制反胃和嘔吐現象。
     
    10.首次干細胞器官移植
     

    首次干細胞器官移植
     
    西班牙的醫生給30歲的克勞迪婭·洛雷納·凱斯蒂洛·桑克茲移植了一個新氣管,這個器官是利用桑克茲自己的干細胞和捐贈的氣管培育而成的。桑克茲患有肺結核,她的支氣管喪失了功能。這是第一次利用從患者的骨髓里提取的成熟干細胞培養新組織或者器官,用于移植。因為捐獻的氣管上的細胞受到了破壞,移植后容易產生排斥。利用這種最新方法進行移植后,桑克茲不用像一般的移植患者那樣,必須服用有效的免疫抑制藥物。這種移植方法目前仍處于試驗階段,據醫生預計,這種方法還需要幾年的研究,才能大范圍投入使用。不過桑克茲特別慶幸自己不需要等待那么長時間。這位擁有兩個孩子的母親,將在進行手術6個月后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并能盡情享受跳舞帶來的樂趣。
     
     
    更多閱讀
     
     
     

    TAG: 醫學干細胞早老性癡呆神經元

    aishuying 引用 刪除 aishuying   /   2008-12-30 00:18:26
    贊賞!人類的進步,讓我們領略到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
    ttkl533 引用 刪除 ttkl533   /   2008-12-23 08:19:21
    科技發展真快啊!未來科技真是無限可能啊!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9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8987
    • 日志數: 56
    • 文件數: 1
    • 建立時間: 2007-11-23
    • 更新時間: 2010-02-16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