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8歲時的我與80歲時的我
一,我無憂無慮的8歲兒童今天兒童節,祝小朋友兒童節快樂!
兒童的特點是活潑好動,但現在受到了限制→小學放學,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在校門口接你回家,都是牽著手、把你放在自行車后面/電動車前面,讓你活潑不起來…
當然,現在的兒童吃得好穿得好呀:長輩接到孩子會,馬上會從包里給你一個香蕉,一塊巧克力,一個小面包…孩子回到家,會按照媽媽的話→馬上做作業…
我6~8歲時,在常熟最好的小學<學前小學>念書,實際上學校是在常熟<孔廟>里。
下午約3點半放學,走出校門,當然沒有家庭作業,老師也沒有排名壓力。
我放學后就到附近常熟的露天書場去<聽書>,說書藝人說的內容是:
施公傳,
包公傳,
七俠五義,
薛仁貴征東
…
我媽對我放任不管,每天給我一角錢,讓我的午飯是<一碗餛飩與一個大湯團>。
我媽只要求我吃晚飯前回家就行了,沒有其他要求。
當然,我媽直到我大學畢業,從未問過我:你學習成績怎么樣?但她心中有數:我是可以放心的!
當然,這要歸功于常熟城里的人文環境確實是在我國屬一流。
回想起來,應該說:我們家住常熟城里的孩子都聰明的!從沒有調皮搗蛋的。
至于我的學習成績,我直到1958年夏天<江蘇省常熟中學>畢業,在班里只是中上等吧。我兩位住家與我很近,在300米以內的同學殷鶴寶(他媽是菜市場賣菜的,他爸是米行職員)比我好,他考上了北大數學系,另一同學郁鴻源(他父母是經營小飯店的)考上了北大物理系。
我的學習成績真正好是在大學,而且是在五年中越往后越好。
我在小學,也有弱項,一是作文,另一個美術。
作文老挨老師批評,我怕寫作文。美術有時被老評給差評,我畫不出畫來…
這些我媽也不知道,我作文和美術成績差,我也沒任何壓力。
我真不知道自已今天的<博客>文字水平是怎么練出來的?
寫的博客經<分析測試百科網>劉會蘭等同志編輯上線后,我自己再看看…大部分是認為寫得還可以,雖然沒有精彩美麗的句子。我認為主要優點可能是真實吧。
敘事真實,實驗數據真實,真誠待人(尤其是年輕人),我一輩子做到了,加上同事、同行以前由于文人相輕而有不同評價,而到了今天,到了我八十歲的時間,也承認了客觀上擺在那里的事實(例如,中國知網-周錦帆)→對我的評價早已趨于一致。
心里欣慰!心里欣慰→有益健康。
我7~8歲時最高興的是在暑假里,我在距我家200米處的<常熟小東門外陳家市(見高德地圖)>北端姑媽家處的小河里游泳。
我姑媽在她家門口開個小<米店>賣米。米來自我父親的<周正隆米行>。
那條小河30米寬吧,河邊水深不到1米。我學游泳是沒人教的,沒人教我蛙泳,估計那時的所有常熟人都從未見過蛙泳是什么,都是統一的狗爬式或側泳。
我們這些小男孩都是~左手拿住長方形(寬約30厘米,厚3厘米)的木板,右手劃水…
我膽小,手不敢離開木板…因此,學得慢,一輩子只會所謂狗爬式游泳,不會蛙泳…
我姑媽生怕我游泳有意外,她在岸上拿著長竹桿看著我…一旦有危險,她把長竹桿擲下來…
下午2個小時在小河里的游泳與玩耍是很累的,上岸時我姑媽把甜南瓜燒好了,一大碗南瓜又甜又解餓…
說一句通俗的:我們在兒童上學,是散養的,家長幾乎什么都不管,不花一分精力。
而現在的兒童都是按<指南規范>培養。
a,老師
我不知道我小時候教我們書的老師收入多少,當然那時沒有什么獎金。印象中各個老師都是那么好,家長和社會對老師都極為敬重!
上大學時有時會去看望小學時的班主任周老師,那時她已會說點普通話了!
b,家長
我上小學和中學時,我父母好像沒去過一次學校,沒見過一次老師。
今天回想:不同同學的家長的貧富好像差別不大;
同學的家長好像沒有一個當官的,當時百姓沒有<公務員>的概念,都是道地的小市民:小商人、小職員。
中學的同學會有差別:
<寄宿生>,即家在郊區或遠郊區農村的…印象中他們的經濟條件要差一點。他們的學習成績要比我們這些<走讀生>差一點。
我們上小學時另一優點是沒有升學壓力。我在1952年<學前小學>畢業,升學時是<發榜>的,在街上的大紙上公布誰考上了什么學校:
1,江蘇省常熟中學
2,常熟市中學
…
好像我在升學的路上都是一帆風順。包括1958年考上南京大學化學系。
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由郵局送到我家,當時是大夏天,我心里只是高興而己,沒有狂喜。我父母也若無其事似的。只是離家到南京大學時,我媽只對我說:好好念書。
二,80歲的我與老伴誤入天壇公園<相親角>天壇公園,我與老伴已多年未去了。近日北京電視臺多次報道說:天壇公園的花多花好。于是與老伴前往一游1…
天壇公園雖然曾去過多次,但這次去了,仍然感到公園很大,比我常去的<天壇公園>大多了…外地人尤其多。
天壇公園多處有的<導游圖>,這給我們游人帶來很大方便。我發現<七星石>這個景點,我從未聽說過,所以一定要去看一看…
真正看了<七星石>,印象一般。只是已走了很長的路,另外,已臨近中午吃飯時間,于是在其旁邊椅子上坐下,查<百度地圖>,找附近哪里有<吉野家>可以吃中飯的地方…
剛剛坐下,一位60多歲的女同志A馬上站在我們面前,瞬間她老伴也來了,問道:
你家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我今年68歲了,女兒38歲還未婚…,
我老伴估計:A認為剛來的兩個新面孔來<相親角>,也是為子女來相親的,看到我們的歲數比他們大,想必我們孩子的歲數比她女兒大…
我們笑道:我們的孫子己有20多歲啦…
那你多大歲數了?我是68屬馬的。
我老伴答道:我也屬馬的,虛歲80了。
沒想到你比我大一輪。
此時我與老伴才醒悟:我們誤進了北京聞名的<天壇公園相親角>。
看著相親角遍地的<A4紙小字報>,以如下內容者居多:
北京女孩、找有固定收入、北京戶口的男孩…
這些己經60多歲的老人,為了子女的婚姻大事,真是盡心盡力,令人感動!
作為子女的年輕人,你心里要有愛你的父母呀!
三,給80歲的我留張不戴帽子的照片我雖有豪言壯語:
a,老伴95,我90;
b,85歲仍能高速騎車;
c,身輕如燕,這四字常掛在我嘴上,筆上。
但心里是有的虛的,君不見:
a,袁隆平不久前還自詡是90后,可摔了一跤就再也沒站起耒;
b,近百歲的肝膽泰斗吳孟超,2019年還長時間接受上海電視臺曹可凡同志的采訪…無任何不健康的表癥!
這采訪給我印象:吳先生能再活10年,至少能再活5年,但在事隔2年就不幸…
真所謂<斷崖式>離世!
所以,想與80歲的同學、友人共勉:
a,身體的各個輕重環節都要嚴防死守,重視體檢,經常去醫院→看望醫生;
b,老人要防摔跤,一旦摔跤,要讓兩只手沖在前面~舍胳膊、保大腿。
傷胳膊,不需長期臥床;
斷大腿,長期臥床會有性命危險。
加強你腿部肌肉力量,是我防摔跤的辦法之一,因此:
才游天壇公園;
又去(東壩)郊野公園。
北京朝陽區東側五環外的東壩效野公園,我老伴的退休老同事D老師已去過兩次,今天5月28日上午,我與老伴也想去認認這個郊野公園。
印象:大,很大,容易迷路!但是,因為游人很少,所以讓我們老兩口有可能在公園里~鍛煉較快地跑動…
公園的核心景點是有個小湖,老伴給我拍了一張我不戴帽子的照片,作個紀念吧→80歲的我,頭發己經很少的我,是個什么樣子的,也好讓自己知道一下!
全棉小花襯衫;
金利來皮帶;
九牧王棉麻條紋長褲;
鞋內加了一塊增加彈性(以保護膝關節)的鞋墊的運動鞋。
四,102歲的健康男老人是榜樣日前的一個上午,我在日壇公園坐著,看見一位矮個子老年男人在一位女同志的陪同下向我走來…
我第一反應是:這位老同志可能有90歲了!
我的目標不是90歲嗎?我再過10年會是這模樣嗎?
這位老同志多大了?
我問老人B身旁一位約48歲的女同志C。
他102歲了。我是他保姆…
可以給這位老先生拍張照片嗎?
C問了B,B說:可以。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見到:能基本上獨立行走的100歲以上的老先生!
事實說明:男人活過100歲是可以的!
平常百姓的男人,活過100歲是可以的!
榜樣就在眼前。
只是這位B的背有點駝,且人的身高明顯<壓縮>了,
這說明:
年齡大了,走路仍要挺起胸來!即要養成挺胸走路的習慣。
平時注重補鈣、曬太陽,盡量避免骨質疏松→身高降低→壓縮肺部→肺部功能變差。肺的健康與否直接與壽命有關,所以要愛護你的肺;
不抽煙;
一旦外面空氣質量不好,就少外出;
在家里經常拖地板,既可及時除塵,同時也是輕量級的勞動,對肺及胳膊的力量都有好處…
祝這位102歲的老先生初夏好!并祝他健康長壽!目標先是108歲吧。
五,兒童節祝小朋友兒童節快樂!
向兒童節的家長們道一聲:您們辛苦了!您們為祖國培養下一代辛苦了!
另外,希望家長:
a,多表揚孩子,盡量不責備孩子;
b,家長的手不要將孩子抓得太緊,請你的手→松開一點;
C,家長的目標,是讓你的孩子升上普高→孩子可上個一本大學,或那怕是個二本大學…你把你孩子培養進了大學,你培養孩子的責任也達標了。
具體來說,你的孩子在初中畢業時要進入前50%,因為有可能你當地的初中畢業生只有50%能進普通高中,從而有上大學的機會。
如果在北京,上海,孩子可能只要進前60%就可以啦。
如果你初中畢業的孩子成績進不了前50%,在北京、上海進不了前60%,那么,到國外讀高中,將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名大學生,那么,家長現在就該開始儲備足夠的經濟條件啦…
兒童節,全家老小人人快樂!
5月29日上產,年齡4歲左右的兒童在日壇公園學習美術及手工…
六,兒童節與友人的交流1,我今天上午收到汪關長的兒童節微信后,我給他的回音,與轉閱時的說明
汪關長兒童節快樂!
感謝你呀!
過了這村,沒這店啦!
幸好退休前在檢驗檢疫局30年,我管那本雜志,在全國各位開了不少會,編了不少書,去了祖國不少地方…
現在沒有哪個<店>了!
再祝你和你愛人兒童節快樂!
80歲周錦帆
今天上午,剛才收到湛江海關汪豐關長來微信,祝我<六一快樂>。
這是比我小25歲的食品質量專家,我20多年真朋友。
20多年前我到湛江檢驗檢疫局出差,晚上散步時有如下對話:
周主編,我準備與愛人(是湖南農學院食品系同學)移居加拿大了,測評分數夠了…
你不要走,你是相當全面的人才,將來是湛江檢驗檢疫局局長。
后他未走。
后他先后→任湛江檢驗檢疫局副局長,主管科技處和檢測中心…
后任茂名檢驗檢疫局正局長
與海關合并后,任湛江海關某業務量最大的分支的海關正關長、二級巡視員。
2,汪關長的訂正:
以下是汪關長的訂正
哈哈哈,更正幾點,我是杭州商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我妻子是湛江水產學院(湛江海洋大學)并非同學。我是湛江海關某隸屬海關的關長,二級巡視員(督辦)。
3,XU處長的評語
我與汪關長今天兒童節的微信交流,長年友人XU處長閱后,她給我如下文字:
周老師站的高看的遠 總是在關鍵時刻點撥年輕人 我們終身的良師益友 桃李滿天下
周錦帆2021-5-28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