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工程快報 【總第12-19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0-15 22:34:25

1、新型超大孔聚合物微球介質在蛋白、疫苗等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中的應用研究新進展
站在新的起點上,“十二五”期間,國家對白類生物藥和疫苗發展等重大專項研究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然而為了實現生物大分子(如疫苗、多肽、PEG修飾蛋白等)快速、高效的分離純化,新型高效的分離介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以下簡稱中心)為了順應重大需求,研發生產了具有超大孔的聚合物微球介質,超大孔微球產品和獨特的制孔技術已申請了發明專利,并獲得授權。該介質具有孔徑達200 nm-500 nm的超大孔,生物大分子與介質間的傳質不受擴散作用的限制,能夠在高流速下實現生物大分子的良好分離,同時有效保持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超大孔聚合物介質具有機械強度高、耐酸堿、易清洗等優點。為了更加適合生物大分子的分離,中心進一步研發出具有親水表面的超大孔微球介質,其親水表面性能與常規瓊脂糖介質相當。在此基礎上,對具有親水表面的超大孔微球介質進行衍生,并在實際應用體系中得到了滿意的效果.

圖1 肌紅蛋白、轉鐵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分離純化
2、中藥中的動物藥研究
動物藥過去由于多數制品的有效成分不明確,放統稱為 “臟器制劑”。從本20年代開始,對動物各種臟器的有效成分已有所了解,如甲狀腺素及胰島素等,40~50年代,相繼發現了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腦垂體激素等對機體的重要作用,使這類藥物的品種日益增加。由60年代以來,從生物體分離和提純酶的技術日趨成熟,開始了酶制劑在醫藥上的應用。至70年代這類藥物已增至140種,并日益增多。由于現代生化技術的發展,使從動物來源的藥物大多數已能進行分離和提純,故“臟器制劑”這一名稱已被稱“臟器生化藥物”所代替。也可稱為“動物生化藥物”。這類藥物許多為高分子物質,現在多數尚不能用合成的方法生產。中藥中的動物藥也是“動物生化藥物”研究的重要內容,因為為數眾多的動物藥早已用于人體防治疾病,從中尋找有效成分,進行分離提純是一個很好的捷徑。應該指出,中醫藥應以現代生化技術為手段,吸收動物生化藥物的研究成果,來發展提高中醫藥是一條大有前途的道路。為此我們將從動物的組織、器官、腺體、體液、分泌物以及皮、骨、角、甲和胎盤等所提取制得的制劑。它包括傳統中藥中動物藥經提取的制劑,如膠劑等;亦包括動物生化藥物。以便互相借鑒,使中藥動物藥的提取、分離、精制技術和理論不斷發展,在此基礎上研制出更多有效的動物藥提取制劑,為人類醫療衛生事業服務。
3、多肽制備或天然產物分離
多肽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對具有一定生物學活性的多肽的研究,一直是藥物開發的一個主要方向。生物體內已知的活性多肽主要是從內分泌腺組織器官、分泌細胞和體液中產生或獲得的,生命活動中的細胞分化、神經激素遞質調節、腫瘤病變、免疫調節等均與活性多肽密切相關。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從天然產物中獲得肽類物質的手段也不斷得到提高。一些新方法、新思路的應用,不斷有新的肽類物質被發現應用于防病治病之中。最新研究表明聚苯乙烯多孔介質近年來在多肽、天然產物等生物分子的分離純化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介質在合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引入多種雜質(如介質表面及孔隙中殘存的未反應的單體、交聯劑、致孔劑、分散劑等),這些化學雜質多呈中等毒性,在分離過程中會影響最終目標產物的分離純度。因此,為了確保介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須要對介質純度進行檢測,包括對介質有機殘余物、總有機提出物、無機鹽總提出物的測定。
歡迎訪問:http://www.nercb.cas.cn//product0/669.htm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