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帆教授——《檢驗檢疫科學》創刊人、責任副主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40年編委;《離子選擇電極/化學傳感器》原編委;《分析化學》審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在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檢驗檢疫系統工作23年。曾發表文章100篇以上。
學術專長:
1)離子交換分離的研究與應用;
2)樣品前處理中的分離富集;
3)有害重金屬與稀土元素光譜分析;
4)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用;
5)鈾釷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離子交換法制備商品化高純物質..................
再說無機分析/5支紫砂壺珠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0-11 11:58:20/ 個人分類:學術相關
一、事由
筆者寫了短文《無機分析的珠峰》,獲網友來電好評。
沒幾天,在常熟老家看到2012年9月22日《揚子晚報》B3版的短文:《珠峰永遠是登山者心中不可止息的向往》。摘錄如下:
和我以前登過的山相比,珠峰太“大”了。
珠峰到底有多“大”,不是真正要去攀登的人,很難完全體會到。登頂前,我看了一部美國探索頻道拍攝的紀錄片,記錄“羅塞爾隊”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全過程,真實地展現了珠峰之“大”,人的執著、自然的力量、生命的脆弱,以及現實情況中不可避免的殘酷,觸目驚心。
如果說以前登的那些山對我來說,頂多會覺得“苦”和“累”,但珠峰卻是讓人覺得怕“死”,怕不能全身而退。
無論怎樣,對于登山者來說,“世界最高峰”永遠是心中不可逾越也不可止息的一個向往。而且我預感到,不管這次能不能登頂,從珠峰回來的我,必定會和以前有所不同了。
有一個美國來的“牛人”,號稱要創造世界紀錄,裸體登珠峰,每天脫光了跳到冰河里去躺著,訓練自己“扛凍”。還有一天來了個姑娘,穿著高跟鞋,拖著小皮箱就要去登珠峰,把我們都嚇著了,還是好說歹說才把她勸下去。
二、我的感想
1、誰能說以后不會發生:
裸體登珠峰;
穿著高跟鞋登珠峰。
記錄是人創造的,百米的速度極限原來說不會跑進10秒內、9秒8內,現在還不是跑到了9秒7內。
2、15種稀土元素的分析不是無機分析的珠峰?可能會有不同看法,很好,我的經歷表明,它們比鈾、釷、鐳的分析難度大。原因是鈾和釷的分離,比稀土的分離容易;而鐳用放射性測量,選擇性和靈敏度均屬理想,方便。
3、紫砂壺與分析化學
“紫砂壺成為藏家新寵”,《文摘旬報》2012年8月24日《經濟廣角》版報道,曾經幾千元的作品,有的已升至百萬元。同時說,“百元左右的紫砂壺大多混合了其他原料,不適合收藏投資”。同樣,分析方法有的有學術價值,有的學術價值小。讓我們一起努力,使自己的分析方法是精品。精品的定義,是否可簡單的認為,對分析化學同行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甚至有更大的價值。
三、建議
1、作為一名光譜分析工作者,建議你一生曾研究過一種樣品的稀土分析。在今年初的北京光譜交流會上,一位年輕女青年對我說:“周老師,我在做茶葉的稀土光譜分析。”
雖然,茶葉的稀土光譜分析比較簡單,但一次光譜測定,同時可得到茶葉中15種稀土元素的有數據的分析結果,也是有成就感的。
2、誰說現在不同樣品中的稀土分析方法已經完美到極致了?只要你下功夫去鉆研,你的方法很可能比前人好,也可以說,你攀登珠峰的水平更高。
3、請將我分析5種樣品的稀土的分析方法做參照,算是5支造型不同的紫砂壺。非常真誠地歡迎將我的分析方法做大的、小的改進,或推倒重來,有更新的、更好的分離方法。
A、巖石/礦石中15種稀土元素的陽離子交換—光譜測定。《分析化學》,1976-05-30.
B、鈾中釓、釤、銪和鏑的超負載分離—光譜法測定,小型陽離子交換。《分析化學》,1980-03-01
C、鋁及鋁合金中痕量釓、釤、銪和鏑的小型陽離子交換分離—光譜法測定。《化學通報》,1981-05-01
D、鋼中稀土元素的Dowex1-X8陰離子交換分離—光譜法測定。《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0-04-18
E、10克優質茶葉中超微量15種有害稀土元素的離子交換分離—ICP AES分析的設計。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2012年3月28日。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無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