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帆教授——《檢驗檢疫科學》創刊人、責任副主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40年編委;《離子選擇電極/化學傳感器》原編委;《分析化學》審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在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檢驗檢疫系統工作23年。曾發表文章100篇以上。
學術專長:
1)離子交換分離的研究與應用;
2)樣品前處理中的分離富集;
3)有害重金屬與稀土元素光譜分析;
4)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用;
5)鈾釷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離子交換法制備商品化高純物質..................
吃雞蛋新解,兼說消毒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0-04-29 15:44:42/ 個人分類:日志
吃雞蛋新解,兼說消毒
一,事由
2020-4-29日晨6時20分百度:
中國醫學院阜外醫院公布研究結論:


中國人,每周3~6個雞蛋為最好!
二,周錦帆原創小建議:
小雞蛋是<年青>母雞下的!
推理→如果大與小的雞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濃度相同,
那么,吃一個大雞蛋后攝入的總膽固醇A比吃一個小雞蛋的膽固醇B要多。
也就是說:一周吃7個小雞蛋的總膽固醇攝入量與一周吃5個大雞蛋的總膽固醇相當。
而一周吃7個小雞蛋的好處是:7天的膽固醇攝入量分布更均勻!
建議:買雞蛋時盡量選小雞蛋!
眾所周知:22歲女同志生育的孩子比44歲女同志生育的孩子,從統計學來說會更健康。
推理:因為小雞蛋,通常是由更年輕的小母雞下心的蛋(不置疑),有可能比大雞蛋更有"活力“!
小結:一周7天可以每天吃雞蛋,但前提是雞蛋中的小雞蛋!!
三,糾偏!
近5年耒,電視臺及媒體上,關於吃雞蛋的主流觀點是:每人每天吃一個雞蛋是最合宜的。
且己"深入人心"!
其實,今天百度/阜外醫院的意見是對其否定的~每天一個雞蛋稍多了!!
我更認為~阜外醫院的意見有道理!!
不要忘記一個事實:
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膽固醇攝入過多,造成心臟血管+腦血管+頸部血管+腿部血管斑塊的增大…
從而造成人的主要死因:心梗與腦梗!
醒醒吧~每天可以吃一個雞蛋,但最好是小雞蛋!!
四,順告
2019-11月,我兩次到<北京天壇醫院>新址看病,看病后乘公交回家,此時,必須經過我國腦中風權威醫院-〈天壇醫院〉的急診室,超大(!)的急診室真的是"人滿為患",場面嚇人,這些人好像都是外地人…
這個親眼所見的活生生的事實,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
估計見過這場面的50%的人會主動提出→我每周從此只吃3個雞蛋了!!
五,建議(原創)
去年11月,我在〈北京協和醫院〉由神經內科李延峰副主任醫師(專業厲害噢)的建議作了腦CTA(不是腦CT),收獲甚豐。
你,如果己年近60歲,加上經濟條件允許,那么,最好去三甲醫院作個<腦血管CT(稱為CTA)>檢查。
注意~不是腦CT。
好處極大~對自己腦子里的血管狀態清楚了!
你可根由CTA的檢查結果,決定對每周3-6個雞蛋/每周7個小雞蛋,稍作調正。
六,共勉
北京人生活越耒越好,
北京的醫療條件越耒越好,
人們健康的意識越來越強,
人們希望壽命越耒越長
…
共勉:
目標→保85(歲),爭90(歲)!
但要有行動→高度重視自已的血壓正常+低密度膽固醇正常+血糖正常。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