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迪西被譽為中國優秀的藥物研發外包服務公司(CRO)之一,在上海建立了一家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篩選、結構生物學、藥效學評價、藥代學評價和毒理學評價為一體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技術服務平臺,并得到了國際藥品管理部門的認可。www.medicilon.com.cn?
長期毒性試驗的劑量設計方法之最大耐受量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9-11-08 09:28:56
在開展臨床前毒性試驗研究的時候,科學、合理、準確的劑量設計是關鍵,尤其對于研究周期長、人力財力耗費較多,經不起重復操作的長期毒性試驗。重量/體重、重量/體表面積都可以表示藥物劑量,為了具有可比性,藥物劑量的表示必須統一,即藥效學、一般藥理學、藥動學、急性毒性、長期毒性、其他毒性和臨床應用等。最大耐受量法是長期毒性試驗劑量設計的一種方法,最大耐受量指的是用大鼠急性毒性的最大無癥狀劑量。
劑量有高、中、低3個之分,在一個長期毒性試驗中,評價劑量設計合理與否的主要依據是:高劑量應使動物產生明顯或嚴重的毒性反應,或個別動物或者少數大鼠死亡。中劑量應使動物產生輕微的或者中等程度的毒性反應。低劑量為安全劑量,應高于預計每天人用量或整體動物最佳有效劑量而動物不出現毒性反應。
最大耐受量(MTD)是指動物能夠耐受而不引起動物產生死亡的最高劑量,當某些藥物用最大允許濃度和最大允許容量給予動物時仍未能測出半數致死量LD50,可以做一次或一日最大耐受量測定,也可反映受試藥的毒性情況。在臨床前毒性試驗的長期毒理實驗設計中,對大鼠而言,高、中、低三個劑量可分別使用1 MTD、1/3 MTD、1/10 MTD作為實驗劑量;對犬和猴而言,高、中、低三個劑量可分別使用大鼠的1/2 MTD、1/6 MTD、1/20 MTD作為實驗劑量,也可參考犬或猴單次給藥的MTD。此法對大部分動物有參考價值,但是少數蓄積性大的藥物則不合適。
急性毒性試驗為全身給藥的毒性研究內容之一,是評價單次或24h內多次累積給藥后動物表現出的毒性反應。它可以為長期毒性及特殊毒性等研究的劑量選擇和指標設計提供參考,為臨床試驗劑量設置和不良反應監測提供參考依據,為早期判斷某藥物是否具有研究開發價值提供毒性強度資料。目前美迪西可以開展急性毒性試驗、長期毒性試驗、局部皮膚刺激性、免疫毒性和毒代動力學等試驗,其毒理學研究可按照非GLP或者GLP標準執行。
采用最大耐受量法可以測定藥物對動物的急性毒性。如有研究者以一日最大耐受量測定小鼠灌胃仁青常覺的急性毒性實驗,然后可根據最大耐受量來進行長期毒性試驗的劑量設計。給大鼠灌胃給藥3個不同劑量的仁青常覺,低劑量組(0.350g/kg)、中劑量組(0.700g/kg)和高劑量組(1.400g/kg),連續90天,空白對照組ig蒸餾水,觀察大鼠一般狀況、體重、攝食量,測定給藥90天及停藥15天血液生化指標、臟器系數、解剖學及病理組織[1]。
結果測得小鼠最大耐受量大于30g/kg(此劑量相當于臨床成人擬日服劑量的2142倍),未發現任何不良反應及死亡現象;各劑量組連續給藥90天,未發現死亡,動物生長發育良好,外觀正常,行為活動無異常,主要臟器系數、血液生化、血象等指標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因此通過實驗,未發現明顯毒性反應,證明臨床劑量是安全的。
由于劑量偏低難于顯示毒性,劑量過高,甚至超過毒性試驗劑量,其試驗結果則無臨床意義,如果劑量設計科學、準確、合理,就等于該試驗成功了一半。因此劑量設計在臨床前毒性試驗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可關系到安全性評價的可靠性。
[1] 藏藥仁青常覺的毒理學實驗研究[J].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劑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