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大有可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8-16 18:40:16
原子吸收“大有可為”
火焰原子吸收技術本身確有其局限性,例如,耐熱(難熔)元素(refractory
elements)形成氧化物或氫氧化物后,很難離解成原子,需要更高溫度,用戶一般不大愿意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國內瑞利公司推出摻氧的空氣-乙炔焰,這將是個突破性進展。所以,黃本立院士指出,原子吸收在突破其局限性方面仍“大有可為”:
1、“血鉛儀”等專用儀器市場前景看好
原子吸收可針對環境、食品等樣品中As、Cd、Pb等有害元素分析而設計成專用、現場、便攜儀器。例如,2009年屢屢爆發的血鉛超標事件,嚴重威脅著兒童的健康。政府非常重視環境重金屬污染問題,對環保監測部門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應的促進了對現場、快速檢測儀器的需求,而原子吸收在這方面有獨特的優勢,所以原子吸收專用儀器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2、“石墨爐”是目前原子吸收技術研究熱點
可以如此認為,“目前,我國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外進口儀器的水平;但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技術水平還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
石墨爐原子吸收速度略慢、價格也相對較貴,但其檢出限可與ICP/MS相媲美,而價格則相差一個數量級,所以,未來研究熱點可能集中在降低石墨爐電源功率、研發新型石墨材料和新型石墨管以及背景扣除技術等方面。
3、“聯用技術”是目前原子吸收應用熱點
原子吸收光譜將所有的“東西”變成原子狀態,這是其主要的特色,也是其局限性所在,需要與其它方法,如色譜、電泳、質譜等結合起來,即聯用技術,原子吸收作為最后的檢測技術。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原子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