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油脂乍現讓地溝油檢測法難堪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7-30 15:30:43
當地溝油在中國人餐桌肆無忌憚了多年之后,人們終于找到了地溝油檢測法,衛生部征集到762份地溝油檢驗方法和建議,并最終確定了4個儀器法和3個可現場使用的快速檢測法。但與此同時,云南卻又冒出問題油脂,這種問題油脂卻并非地溝油。
一家名為云南豐瑞的油脂公司被質監部門發現問題油脂,該公司涉嫌使用工業用豬油和工業用魚油作為原料,摻混加工食用油脂,所生產的“吉象”牌散裝豬油、桶裝豬油、豬油植物油調和油產品在云南省內銷售。截至21日17時,已監督召回問題油脂136.599噸。
目前公安機關已經介入偵破豐瑞問題油脂案。
工業用豬油是制造肥皂的重要原料,它的衛生指標不高,煉制比較粗糙,甚至用死豬、瘟豬、豬的下腳料均可煉制。由于工業用豬油中的化學污染物、貴金屬含量高,所以嚴禁食用。而地溝油通常是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亦或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規定要求后,再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這兩類油脂有著不同的來源和制造方法,使得剛剛研制出的地溝油檢測法是否有效存在變數。老問題沒解決,新問題又來,食品監管好像陷入了貓抓老鼠的游戲。
經濟犯罪的動因無疑是利潤驅使。工業用豬油和食用豬油之間有著巨大的價差,一般的工業用豬油每噸不到4,000元,而食用豬油中的精煉板油現在每噸已高達18,000元,最便宜的每噸也得上萬元。以此推算,即使在合格的食用豬油中加入1/5工業用豬油,每噸也可增利1,200-2,800元。
豐瑞油脂是一家民營企業,是西南最大的食用油脂生產和貿易企業,承擔著云南省食用植物油的中央儲備任務。公開資料顯示,豐瑞油脂專業生產“金菜花”牌菜籽油、大豆油、核桃油及“吉象”牌系列精煉豬油等。企業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
“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稱號,“金菜花”、“吉象”被認定為“云南省著名商標”。
一家這樣的“著名”企業敢于冒險,除了利潤動機,違法成本也是繞不開的病根。以往地方政府為了稅收,與造假企業沆瀣一氣,出了事讓臨時工頂罪,懲罰只能傷及皮毛,質監部門更是毫發無損,這才是讓有毒食品采購、生產、銷售三道檢測形同虛設的根本原因。
其實,大眾都看得很清楚,對于地溝油檢法問世不抱太大期待,好的辦法都得人去執行,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我們一貫的傳統。重塑商業和監管倫理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談監管必須胡蘿卜和大棒一起用時,也知道要給地溝油找個好的去處,學習發達國家經驗,讓地溝油變廢為寶,呼吁政府出臺回購地溝油管理辦法,從源頭上斷絕地溝油流向黑心作坊的可能。
只管進口不管出口,即使嚴刑峻法也未必管得好地溝油,就像只管建酒店不管建公廁一樣,衛生總是有死角。問題油脂還會層出不窮,永遠有抓不完的老鼠。不過,仔細想想,貓是不是希望老鼠多幾只更好呢?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搞清楚了,便能弄清楚問題油脂和地溝油如何管理。
有人說,貓的路徑取決于老鼠,而我認為,中國老鼠的路徑取決于貓。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