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迪西被譽為中國優秀的藥物研發外包服務公司(CRO)之一,在上海建立了一家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篩選、結構生物學、藥效學評價、藥代學評價和毒理學評價為一體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技術服務平臺,并得到了國際藥品管理部門的認可。www.medicilon.com.cn?
盤點那些可以降低癌癥療法副作用的新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9-01-15 09:02:34
癌癥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帶來副作用,這些副作用有的輕、有的重,因療法、患者年齡和性別、劑量以及患者體質的差異會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科學們也在動物身上和癌癥動物模型中探索降低癌癥療法副作用的方法,雖然有些還未用于人類,但是也給癌癥治療、提高患者生存率帶來了一些希望。
1、在癌癥動物模型上注射特殊凝膠,有望降低癌癥復發率
發表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一項研究成果稱,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顧臻團隊基于癌癥動物模型,開發出一種新的給藥方式,通過注射特殊凝膠,將化療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遞送到腫瘤部位再先后釋放,有望降低癌癥復發率。研究人員對黑色素瘤和一種此前對免疫療法敏感度低的乳腺癌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小鼠的原發性腫瘤被切除后,該療法讓癌癥復發率顯著降低。建立準確的癌癥動物模型,對于癌癥的機制研究和治療具有重大意義。美迪西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各種有效的動物模型,用來檢測藥物的有效性。實驗動物有非人類靈長動物、狗、小鼠、大鼠、家兔、豚鼠、裸鼠等各種種類。
研究人員表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與交聯劑混合后,可立即在體內形成凝膠,凝膠攜帶了化療藥物吉西他濱和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凝膠首先讓伴隨腫瘤生長而出現的活性氧濃度增加,使免疫治療藥物能更好地識別腫瘤。富集的活性氧導致凝膠逐漸融化,并先后釋放出兩種藥物。化療藥物先殺死部分癌細胞,增強了腫瘤對免疫治療藥物的敏感度。隨著凝膠降解,腫瘤部位的活性氧水平也會隨之降低,這有助于抑制腫瘤生長。
顧臻對媒體表示這是一種簡單的方法,在化療的同時撬動腫瘤的生物學特征和人體自身免疫來抑制腫瘤發展,降低了副作用。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方法對其他腫瘤可能也有療效,雖然在進入臨床試驗前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但是這種方法前景廣闊。
2、一種吸收性聚合物可以吸收未被腫瘤吸收的藥物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Hetts,Balsara及其同事設計了一種吸收性聚合物——“藥物海綿”,這種聚合物能夠精確地貼合在靜脈中。在那里,它會吸收任何未被腫瘤吸收的藥物,防止其到達并可能使其他器官中毒。
他們的研究成果發布在美國化學學會開放獲取的出版物ACSCentralScience。在ACSCentralScience報道的實驗中,Hetts將3D打印裝置植入豬的靜脈中,并測量在上游注射的多柔比星的清除情況。結果顯示在健康的豬中,大約64%的藥物被清除。
Hetts表示這項技術優于目前正在接受檢測的另一種肝癌治療方法,后者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血管內手術,以便用氣球完全阻斷肝臟的輸出,并將流出的血液轉移到外部透析機,在那里藥物被移除并且血液回到了身體。Hetts說,藥物海綿可以應用于許多類型的腫瘤和化療藥物,并可能用于治療其他危險藥物,例如對腎臟有毒但需要殺死病原體的高效抗生素。
3、新的蛋白質修飾方法可以降低癌癥藥物副作用
發表在著名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一篇研究成果稱,研究者們開發了一種新的蛋白質修飾方法,該方法可以降低藥物的副作用,并且可以成為推動蛋白質藥物開發的關鍵。基于蛋白質可以開發出更有效的藥物來治療糖尿病,癌癥和其他疾病。
眾所周知,蛋白質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它們令人難以置信的復雜化學結構也給科學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一種工具來更精確地修改它們,從而降低藥物的副作用。蛋白質結構就像一個錯綜復雜的紗線球研究人員稱這種方法為“His標簽乙酰化”。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在蛋白質中添加有毒分子,這些蛋白質可以攻擊患有癌癥的身體中的病細胞而不會攻擊健康的細胞。
研究人員表示,蛋白質就像一個紗球,它們被打開后會出現一條長長的氨基酸鏈條。這種新的修飾方法可以讓他們精確地瞄準這些錯綜復雜的結構。簡而言之,它將有助于藥物的生產,而且研究者們可以更加自信地進行修改,以便將來可以減少副作用。
修飾的蛋白質必須精確定位His標簽酰化可以準確地靶向這些復雜的紗線狀蛋白質結構,這也使得生產具有全新特性的藥物成為可能。例如,研究人員現在可以將熒光分子附著到蛋白質上,使得顯微鏡可用于跟蹤蛋白質通過細胞的路徑。由于這些蛋白質的主要功能是將抗癌分子運送到病細胞周圍,因此在整個身體中仔細遵循它們的路徑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研究,科學家們進行降低癌癥療法副作用的研究還有很多。通過開發新的、更好的抗癌藥物改善癌癥療法并降低副作用,為腫瘤治療爭取最大的獲益,不僅是患者的需要,也是醫藥研發人員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關閱讀:
- Sci Rep:揭秘新基因功能及癌癥療法靶點 (jiqing, 2016-1-19)
- 著名院士Nature重要成果:領先癌癥一步 (Chloe, 2016-5-19)
- 蛋白質修飾與腫瘤研究 (liulishuang, 2016-5-20)
- 2016(第二屆)蛋白質修飾與疾病研討會在滬隆重開幕 (liulishuang, 2016-5-27)
- 血液中代謝產物的水平幫助開發新型個體化癌癥療法 (丁齊, 2016-6-07)
- 6月王牌聚焦:兩項冒險的科學壯舉 (丁齊, 2016-6-29)
- 基于微生物組的癌癥免疫療法正呼之欲出? (楊開言, 2016-8-12)
- 新型癌癥療法或可激活巨噬細胞來高效吞噬癌細胞 (丁齊, 2017-2-08)
- 癌癥療法的新領域 如何將血液轉化為活體藥物? (溫潔, 2017-6-26)
- 如何利用老藥沙利度胺來幫助開發新型癌癥療法? (majiushuo, 2018-11-07)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癌癥療法蛋白質修飾藥物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