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帆教授——《檢驗檢疫科學》創刊人、責任副主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40年編委;《離子選擇電極/化學傳感器》原編委;《分析化學》審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在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檢驗檢疫系統工作23年。曾發表文章100篇以上。
學術專長:
1)離子交換分離的研究與應用;
2)樣品前處理中的分離富集;
3)有害重金屬與稀土元素光譜分析;
4)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用;
5)鈾釷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離子交換法制備商品化高純物質..................
分析方法的內心原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7-11 13:40:42/ 個人分類:學術相關
TAG:
-
引用 刪除 release / 2012-07-17 10:43:45
-
不過從歷史發展的眼光看:(1)中國剛開始是從閉關鎖國到改革開放;(2)然后是一批“倒”爺即經商的人獲利;(3)然后開始提高知識分子待遇,評價標準主要是鼓勵到國外發文章(中國自己的期刊水平太差!)(4)現在正是要鼓勵為實際應用科學出力的時候......
周老師的觀點,到現在提出是恰逢其時,但第(3)條目前還有很多掌握了言論話語權的人在過度夸大,一時思想上轉不過彎。
所以,我們今天贊成,更多的關注(3)的人,要開始關注(4),發達國家其實最“牛”的科學家不是發表文章的,而是做應用研究的。
-
引用 刪除 soso / 2012-07-16 19:36:19
-
一份固定的價值,常常是為了給企業用(比如鋼鐵行業)的,但它注定不會有特別高的價值——這種科學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工匠行為”。
另外更有價值的科學是為了給社會用(比如同個人身體健康相關)。醫療、生物制藥、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為何是熱點,的確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價值。
所以,真正發揮了更多價值的,和其應用領域是否廣泛、是否更貼近人們的健康生活有關。美國大力投入的,正是生物醫藥,而不是什么鋼鐵研究。
另外,科學的價值恰恰不在于其是否可以蓋棺定論,而是是否可引發人們更多的探索,Nobel獎勵的正是這樣的人。
所以,完全的實用主義,有它在一定歷史條件和一定應用領域的局限性。比如現在搞元素分析、電化學分析,一定不是時代的弄潮兒,而是老一套,說了要想激起很多人關注,恐怕是難上加難......
標題搜索
日歷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30 |
我的存檔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9713
- 日志數: 357
- 文件數: 1
- 建立時間: 2011-01-25
- 更新時間: 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