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帆教授——《檢驗檢疫科學》創刊人、責任副主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40年編委;《離子選擇電極/化學傳感器》原編委;《分析化學》審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在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檢驗檢疫系統工作23年。曾發表文章100篇以上。
學術專長:
1)離子交換分離的研究與應用;
2)樣品前處理中的分離富集;
3)有害重金屬與稀土元素光譜分析;
4)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用;
5)鈾釷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離子交換法制備商品化高純物質..................
不同意A的說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7-06 17:53:17/ 個人分類:學術相關
一、事由
我在繼續看《南風窗》2012年4期,該期主題是作家王小波。王小波去世15周年。
該期19頁,有A的文章,《一個配得上自己所受苦難的人》,A:作家,1965年出生重慶,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供職于《四川文學》。
他文中說:我對中國當代小說整體評價比較低,因為在這個現實永遠比小說來得更有想象力的國家和時代,國人至今沒有創作出配得上這苦難大地的佳作。我想,王小波的小說也許像某些人認為的那樣確實不錯,但離成為配得上時代苦難的偉大作品可能還有一定距離。
二、兩個問題
我報刊看的比較多,王小波的名字比較熟悉,他愛人李銀河(中國社科院)好像知名度更高。
王小波的任何作品我都未看過。
我這里要說的是這位不到50歲的中年人A膽敢在發行量很大的《南風窗》上公開說,“我對中國當代小說整體評價比較低”。我認為否定我國當代文學,不能令人同意......
兩個問題:
1、是否有需要評論“中國當代分析化學?我認為需要,這對分析化學以后的研究必有好處。”
2、誰能評論“中國當代分析化學”?我看評論的文章可長可短,水平可高可低。當然,作者應盡力在動手寫之前準備充分一些。至少對國內分析化學文獻看得比較多,同時對國外分析化學文獻看得比較多,理論上誰都可以評論。
三、兩個建議
評論,即可是“中國當代整個分析化學”的評論,又可“中國當代色譜分析化學”或“中國當代光譜分析”的評論。
評論,不再是以前我在1989年和1991年在《分析實驗室》應邀與殷晉堯合寫的《離子選擇電極》與《電分析化學》,或Anal.Chem,評論專刊的形式,而是評論我國分析化學的某些方面,例如:
A分析化學學術進展與國外水平的比較;
B分析化學研究的人文環境;
C分析化學領導人物的貢獻;
D分析化學學術水平評價體系;
E對我國分析化學研究及應用的建議;
F介紹一位優秀青年分析化學工作者;
G......
四、請放心
請放心:
1、相信我國分析化學工作者的氣度與人品,尤其是領導人物,均具君子之風。人有十指,壽有百年。生命走過第7個指頭,甚至8個指頭的泰斗,人之老、心更善,哥哥值得你信任。一百個放心。
2、再者,分析化學是實在的眼睛:
L研制的分析儀器是否有價值,已眾所周知。
M建立的方法是否有價值,已眾所周知。
N研究的前瞻性眼睛能不能看東西,已眾所周知。
3、分析化學的學術評價,遠沒有文學作品評價的不確定性,完全可以事實為依據。
五、困難
1、我認為人文環境困難不大,會比預想的要小,且必獲廣大中青年分析化學工作者的道義支持。
2、作者,要寫這些評論要三方面儲備:
國內外文獻;
自己的學術研究經歷;
文字綜合能力,且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下的結論要接近合理。
3、能否做到跳出思維定式,出現創新的新事物,只要對分析化學有好處。
六、評論的發表
可上網上。
此文獻給中青年分析化學工作者。
時間:此文寫于2012年6月30號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