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蘇丹紅一號事件,大家可能還有些印象,實際上,蘇丹紅是一個被夸大的威脅,被放大的風波;只是當時一些相關部門想充分利用一下,好好作篇大文章,后來發現勢頭不對,才被迫草草收場。
先看看點資料吧。
---------------------------------
蘇丹紅一號(Sudan I) 是一種親脂性偶氮化合物,化學名稱為1-苯基偶氮-2-萘酚[苯基(偶氮-1)-2-羥基萘,分子結構式為C6H5=NC10H6OH,分子量248.28。蘇丹紅一號是一種深紅色粉末,可溶于有機溶劑,呈橙黃色溶液;也可溶于硫酸呈深紅色,但不溶于水和堿溶液。熔點138~139℃,最大吸收波長478nm。有致癌可能性,有刺激性。它常作為一種工業染料,應用于諸如油彩、蠟、地板蠟和香皂等化工產品中的非生物合成著色劑。
在2004年6月,歐洲委員會頒布了《有關辣椒及辣椒產品緊急措施的決定》,要求禁止進口含摻有蘇丹紅染料的辣椒產品。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也于2004年6月14日,就此前在超市一批新食品中發現含有潛在致癌物蘇丹紅一號色素,向消費者和貿易機構發出了警示,并要求食品生產廠商必須繼續警惕紅色污染,嚴禁使用含有潛在致癌物、禁用產品目錄中的蘇丹紅一號。
國家質檢總局于2005年2月23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質檢部門加強對含有蘇丹紅一號食品的檢驗監管,嚴防含有蘇丹紅一號的食品進入中國市場;要求各地質檢部門要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衛生監管,對食品中使用蘇丹紅一號的情況進行檢查,加強抽查檢測,嚴把廠門,禁止含有蘇丹紅一號的食品進入流通領域;還要求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出口食品進行蘇丹紅一號的檢測,對含有蘇丹紅一號的食品一律不準出口。
蘇丹紅的檢測參照歐洲委員會《辣椒粉及以辣椒為主要成分的產品中蘇丹紅和胭脂樹橙的含量分析》
--------------------------------------
上面是蘇丹紅一號的一些基本情況,其實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因素,就是所謂的“技術壁壘”。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國外之間的貿易商業戰,從來沒有停止過,在拒絕“物不一定美價卻相當的廉”的中國貨時,國外,特別是美歐,最喜歡玩的就是技術壁壘。不想進口中國的糧食,不說你的糧食便宜會沖擊自己的產業,就說你的糧食中有農藥殘留;不想進口你的水產,不說你的魚蝦便宜會沖擊自己的產業,而說你的水產中有抗生素殘留。。。這些招數,人家玩得可熟練了。我們國家屢屢吃虧,卻毫無辦法,畢竟人家拿出來的理由是看得是很正當的啊。于是多年來,我們的小尾巴被人一揪一個準,我們想抓別人的小辮子,卻總是抓不到。
技術壁壘,真是個技術活;不是誰都可以玩的。沒技術的人玩技術壁壘,只能落了個灰頭土臉的地步,例如當年的SKII事件,也是最后讓人冷冷地看笑話。
蘇丹紅一號的被刻意放大,就是出于這個背景。
蘇丹紅一號問題的出現,當時一些人的感覺就是:機會來了,機會來了,機會終于來了!!
蘇丹紅問題的發現,是在英國;問題原料的源頭,在印度;發現的問題食品,全是歐洲生產的,就是連檢測方法,也是歐盟公布的。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好象完全與我國無關,全是外國人在狗咬狗。
這難道不是老天賜給我們的外國人的小辮子??
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天上可能會掉小辮子。
出于這個背景,一些部門覺得可算是等到機會了,終于可以“揮起蘇丹紅這把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了”。于是在檢測食品蘇丹紅的行動中,我們的動作是很迅速滴,我們的聲勢是很浩大滴。要配合如此高調的行動,自然要有一個高尚正當的理由,總不能直說是為了打擊外國資本家吧。于是,本來還不是非常確定的蘇丹紅毒性,其危害被大大的強化了。而蘇丹紅在出問題前,還只能算是“潛在”致癌物。
2005年的蘇丹紅風波宣傳的最高潮的時候,就是在KFC雞翅中發現含有蘇丹紅的時候,全民痛打洋快餐,媒體的興奮勁就不用說了。而這次蘇丹紅風波,我自己也正好經歷。當時單位剛剛裝好了一臺LCMS,于是第一項檢測任務就是這個蘇丹紅。一個月內也測了幾百份樣品,也是在供應KFC的辣雞翅淹漬料中檢出了有蘇丹紅一號。
不過,隨著檢測面的擴展,慢慢地就發現不對勁了。發現除了進口食品之外,一些根本不可能扯上進口原料的食品,怎么也檢查出來了?而且除了蘇丹紅一號,還有蘇丹紅四號?
雖然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不如別人,但是我們的造假技術,卻愈練愈精,從來沒有輸給過任何其它地球人。在這一方面,我們原來是、現在是、將來也會是首屈一指的科技強國。
蘇丹紅在我國食品中的使用,早就蓬勃開展了。
為什么要用蘇丹紅??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要生產辣椒粉,低劣的辣椒原料無法產生鮮紅的色彩,我們就用工業染料去染。 來自印度的原料僅僅摻了蘇丹紅一號,而我們的技藝更精,早超過了他們,還多加了蘇丹紅四號。
如果在原料中僅僅是添加蘇丹紅一號,色澤雖然好看,但總有些少少地不真實,與真正的辣椒粉還是有那么一點點色差,如果同時加入按一定比例調配好的蘇丹紅一號和四號,則肉眼看上去就和辣椒粉的顏色完全一致了。(從這點看出,我們在造假時不僅有技術手段,更有藝術天分)
有問題的辣椒原料進入市場后,然后下游的一些食品企業又買它作為輔料。所以,就出現了那么多蘇丹紅食品。
---------------------------------------
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上更不會掉小辮子。在我們以為終于抓住了別人的小辮子時候,終于以為自己也可以玩一把“技術壁壘”的時候,卻忘記了,我們是一個充滿了何等“智慧與創造力”的民族。
在有關部門終于明白這一點后,蘇丹紅的宣傳攻勢就迅速降溫。
技術壁壘,就是個技術活,不是說你想玩就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