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細胞儀的工作原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5-03 12:11:35
流式細胞儀是一種集激光技術、電子物理技術、光電測量技術、電子計算機以及細胞熒光化學技術為一體的新型高科技儀器。其結構一般分為5部分:流動室及液流驅動系統;激光光源及光束形成系統;光學系統;信號檢測、存儲、顯示分析系統;細胞分選系統。
流動室是儀器核心部件,被測樣品在此與激光相交。流動室由石英玻璃鋼制成,并在石英玻璃中央開一個孔徑為430μm×180μm的長方形孔,供細胞單個流過,檢測區在該孔的中心,這種流動室的光學特性良好,流速較慢,因而細胞受照時間長,可收集的細胞信號光通量大,配上廣角收集透鏡,可獲得很高的檢測靈敏度和測量精度。流動室內充滿了鞘液,鞘液的作用是將樣品流環包,鞘液流是一種穩定的液體流動,鞘液以勻速運動流過流動室,在整個系統運行中流速是不變的,樣品流在鞘液的環包下形成流體力學聚焦,使樣品流不會脫離液流的軸線方向,并且保證每個細胞通過激光照射區的時間相等,從而得到準確的細胞熒光信息。
目前臺式機FCM,大多采用氬離子氣體激光器。激光(laser)是—種相干光源,它能提供單波長、高強度及穩定性高的光照,是細胞微弱熒光快速分析的理想光源。由于細胞快速流動,每個細胞經過光照區的時間僅為1μs左右,每個細胞所攜帶熒光物質被激發出的熒光信號強弱,與被照射的時間和激發光的強度有關,因此細胞需要足夠的光照強度。
激光光束在達到流動室前,先經過透鏡將其聚焦,形成幾何尺寸約為22μm×66μm,即短軸稍大于細胞直徑的光斑。這種橢圓形光斑激光能量分布屬正態分布,為保證樣品中細胞受到的光照強度一致,須將樣本流與激光束正交,且相交于激光能量分布峰值處。
FCM的光學系統是由若干組透鏡、濾光片、小孔組成, 主要光學原件是濾光片,主要分成3類:長通濾片(long-pass
filter,LP)、短通濾片(short-pass filtr,SP)及帶通濾片(band-pass
filter,BP)。它們分別將不同波長的熒光信號送到不同的電子探測器
散射光信號:
散射光分為前向角散射(forward scatter,FSC)和側向角散射(side
scatter,SSC),散射光不依賴任何細胞樣品的制備技術(如染色),因此被稱為細胞的物理參數或稱固有參數。以上兩種信號都是來自激光的原光束,其波長與激光的波長相同。
(1)前向角散射:前向角散射與被測細胞的大小有關,確切地說,它與細胞直徑的平方值密切相關。通常在FCM應用中,選取FSC作閾值,來排除樣品中的各種碎片及鞘液中的小顆粒,以避免對被測細胞的干擾。
(2)側向角散射:側向角散射是指與激光束正交90°方向的散射光信號,側向散射光對細胞膜、胞質、核膜的折射率更為敏感,可提供有關細胞內精細結構和顆粒性質的信息。
熒光信號的線性測量與對數測量:
當攜帶熒光素的細胞與激光正交時,受激發發出熒光,經過濾光片分離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分別到達不同的光電倍增管(PMT),PMT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輸入到放大器放大,放大器分兩類:線性放大和對數放大。
細胞DNA含量、RNA含量、總蛋白質含量等的測量一般選用線性放大測量。
在細胞膜表面抗原等的檢測時,細胞膜表面抗原的分布有時要相差幾十倍,甚至幾萬倍。如用線性放大器,將無法在一張圖上清晰地將細胞陽性群、陰性群同時顯示出來通常使用對數放大器,如果原來輸出是1,當輸入增大到原來的10倍時,輸出為2;當輸入增大到原來的100倍時,輸出為3等。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流式細胞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