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帆教授——《檢驗檢疫科學》創刊人、責任副主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40年編委;《離子選擇電極/化學傳感器》原編委;《分析化學》審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在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檢驗檢疫系統工作23年。曾發表文章100篇以上。
學術專長:
1)離子交換分離的研究與應用;
2)樣品前處理中的分離富集;
3)有害重金屬與稀土元素光譜分析;
4)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用;
5)鈾釷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離子交換法制備商品化高純物質..................
現在可以說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5-03 10:30:05/ 個人分類:新聞
一、事由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美國出版了《現在可以說了》一本書,詳細(寫實)地介紹第一顆原子彈誕生的經過,直至1945年投到日本廣島。隨后不久,我們核工業部原子能出版社翻譯出版了該書,但內部發行,有約1寸厚,我有幸買到一本。內容翔實而精彩,這本書主角是核物理專家和核化學專家。突出印象是不同專家之間極有效的合作。該書說明:科學家改變了世界。
2、 我今天寫《現在可以說了》這博客,是如實回憶《有害物質分析-儀器及應用》(以下簡稱《有害物質分析》)一書的編寫過程,向網友匯報。
3、今天(3月25日)上午6時55分,中央3臺《星光大道》節目,年輕女演員表演節目,說了一句話,“在舞臺上展現自己”。我編寫《有害物質分析》也是在分析化學類書籍這平臺上展現自己。
4、有的演員不滿足只當演員,力爭一生能自編、自導和自演一次。我也是希望策劃、“導演”和自己動手(部分)寫書,包括封面設計。今天來看,都成功了。
5、本月3月有兩件事:(1)在杭州某公司指導光譜分析研究,助手之一是浙江工商大學食品學院小吳。閑談中她對從她學校圖書館借閱的《有害物質分析》一書評價甚高,“和別的分析化學書根本不一樣,特別實際,我從校園書館借回來看,收獲特別大….”(2)《化工出版社》發行部的女同志來電,“這書走得特別好,每個月都能走大幾十本….”第一次印刷即將售空,我想稍加修改與補充后第二次印刷。我的目標是爭取銷售一萬冊。
二、《有害物質分析》出版的全過程現在可以說了
1.、策劃。我曾在檢驗檢疫系統策劃及組織了《商檢英語3000詞》、《英漢漢英紡織服裝進口詞匯》、《羽絨及羽絨制品檢驗》、《玩具檢驗》、《糧油及其制品檢驗》等書的出版,均無我署名。但我看了我國分析化學類書質量的現狀,以及全民對有害物質危害的重視,決定“起動”寫《有害物質分析》、
2、物色人才。我1990年進商檢,負責《檢驗檢疫科學》雜志的編輯,同時又經常組織各種學術報告會及多本書的編輯出版,可以說多全國檢驗檢疫系統水平高的科技人員非常了解。寫書是件實事,字得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將來要對得起讀者,對得起書的署名,所以選擇主編人選極為重要。雖然這事重要,卻只花了一分鐘時間;上海檢驗檢疫局的方曉明負責色譜/色譜,廣東檢驗檢疫劉崇華負責光譜,我負責離子交換分離等“雜項”。給兩人打電話,一分鐘就“搞定”。
3.、實事求是。這四個字貫穿整個書的編寫。(1)主編的署名實事求是;(2)內容的重要性在目錄上真實體現。農殘/ 獸殘是最重要的有害物質,所以在第一部分,重金屬分析放在第二部分,其它放在第三部分。即按重要性的次序實事求是地排列。
我不會因自己的專長是離子交換而把它放在前面,也不會我是“我國首席離子選擇電極研制及應用專家(對不起,自封,請質疑)而將離子電極的篇幅占得過大。雖然我是南京大學極譜分析權威高鴻先生親授學生,但在寫此書時,將“電分析化學”邊緣化是我“既定方針”,因為電化學分析在檢驗檢疫幾乎沒有什么實用價值。
4、 封面是第一印象。我認為書的封面,影響對讀者的吸引力。雖然封面設計理論上與作者無關,但我要掌控。為此,我兩次到西單圖書大廈“調研”(老百姓有資格用“調研”一詞嗎?),都不滿意。最后決定選用ABI液質公司(AB SCIEX)在《中國檢驗檢疫》雜志的廣告~“小女孩吃面包”作封面。效果獲一致好評!這要感謝ABI公司的支持!冶金出版社副社長張衛到我家,看到這書的封面,“周老師,你把這書給我一本,我給我們出版社搞封面的人看看”。
5、讀者不注意的地方。(1)書的封面右中有“求職參考”四個字。(2)書的“內容介紹”有這么一句話“作者樣品分析量超萬”,(3)書的價值:“若能真正掌握這本書內容,將有助于就業”。按讀者的話說:“周老師,你介紹這書時底氣十足”。是啊,這是一本接地氣的書。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分析化學離子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