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ITP)的中醫治療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4-22 14:28:12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ITP)是一種免疫性綜合征,是由于血循環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大量破壞血小板所致。所以西醫用免疫抑制劑可暫時取效,如長春新堿及糖皮質激素等,但其副作用太大,且易產生耐藥性,停藥即反復,甚至于減量即加重。其它如脾切除 、輸血小板、 血漿置換等不僅耗資巨大,而且也難以徹底解決問題。由于這種免疫性綜合征是典型的功能性疾病,所以中藥治療堪當其任。筆者經過二十余年的臨床實踐,切實認識到原發性血小板減少完全可以根治。

      ITP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急性者較易治愈,且有自愈趨勢,所以本文不作討論,而重點探討一下慢性ITP的發病機理及治療方法,不當處敬請斧正。

      一、清除抗血小板抗體是根治ITP的關鍵

      ITP其病在里,而其象在膚表,且為血證(以皮下出血為主),此營衛失和(衛強營弱)、邪氣郁遏之征也。筆者淺見:“肝腎陰虛、虛火上炎”、“ 氣血虧虛、脾不統血”等,是其虛的一面;“營衛失和”“邪氣郁遏”則是其實的一面。補虛扶正固然重要,而去除郁遏之邪氣才是治療本病關鍵中之關鍵!邪氣不除,何談根治?

      現代醫學所謂之“抗血小板抗體”為患,與“邪實”當有莫大關聯。筆者經驗,凡與抗原抗體反應有關之病癥均有其邪實的一面。如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甚至是腎小球腎炎、風濕、類風濕等,這些病常以虛的面目出現,而實際上都是內蘊實邪,其中慢性ITP最具有代表性。筆者所創“寧血消風合劑”即從調和營衛、瀉營分郁熱入手,這個“調和營衛、瀉營分郁熱”其實就是清除抗血小板抗體的過程。

      二、證屬虛實夾雜,切忌呆補和強行止血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患者最典型的臨床癥狀就是出血,如皮膚、粘膜瘀點、瘀斑,鼻衄、月經過多,以及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等。一般認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應該是最常用的治則。而實際上恰恰相反,在慢性患者中,真正出現發熱面赤、口干、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等血熱妄行征象者,實在是太少了,而以五心煩熱、脈細苔少、目澀口干、渴不欲飲等肝腎陰虛,虛火上炎之征較為多見!所以,清熱解毒多無用武之地,而滋陰降火常奏不世之功。換句話說,對于慢性ITP患者之熱證,須寓清于補、補清結合。清熱而不可苦寒直折,補陰而不可膩膈滯胃。筆者所創平癜靈系列方之平癜靈1號即本此原則而設。二十余年來,筆者以平癜靈1號為主治療ITP患者數千例,多獲佳效。

      再就是止血的問題。既是血證,依常理止血之劑不可或缺,但對于ITP患者來說則是個例外。不惟涼血止血之生地、丹皮、丹參、紫草、水牛角、大小薊等不可浪用,即去瘀止血之參三七似也甚不相宜。十余年前,筆者在臨沂市中醫院變態反應科治療過很多ITP患者,其中有位三歲的鄭姓女孩,蘭山區白沙埠人,患ITP 年余,辨證屬氣陰兩傷,予平癜靈1號合平癜靈2號月余,療效頗佳,血小板由2提升至24,出血點也大部消失。二診時適余外出公干,一同事(副主任醫師)代余接診,在原方基礎上加參三七30克,冀其止血更速。孰料一周之后四肢及面部出血點大增,血小板降至11。急去三七,以其大便偏干,另加生大黃5克,出血點遂逐日減少。10日后復查血小板為21,一月后達40。此女連續服藥半年,又續斷服藥三個月,血小板穩定在170至240之間,迄今十余年無反復。

      即如血余炭,止血堪稱平和,但用于ITP患者則毫無效驗,且間或有加重者,此間機理有待高明者闡發。

      三、調補氣血是根治ITP的基礎

      由于慢性ITP患者病程遷延,再加上失治誤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無論其發病原因如何,氣血虧虛往往是其共有特點。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倦怠乏力、心悸自汗、失眠多夢、舌淡脈弱等。對于慢性ITP患者之氣血虧虛,筆者從脾不統血立論,從調護心脾入手,創立平癜靈2號。平癜靈2號是在歸脾湯和龜鹿二仙丹的基礎上,結合慢性ITP的具體特點化裁而成。此證與前文提到的肝腎陰虛常同時存在,只是在不同患者身上其偏重有所不同。只要辨證準確,合理調整平癜靈1號2 號的用藥比例,其療效非常確切。

      需要強調一點,雖然筆者提出氣血虧虛是慢性ITP患者的共有特點,但并不是說本病就是純虛無實,相反,實邪內蘊恰恰是本病的另一個特征。文首提到,“ITP是由于血循環中抗血小板抗體大量破壞血小板所致”,這個“抗血小板抗體”就是實邪,當祛除而不宜固護。從西醫用免疫抑制劑,尤其是用長春新堿、環磷酰胺等大毒之品可暫時控制病情來看,本病也確有邪實的一面。對此前文已經涉及。

      患者牛某,女性,48歲,平邑縣酒廠職工,患慢性ITP三年,血小板波動在1萬-3萬之間,由于屢用糖皮質激素,呈虛胖貌,且動則喘促,心悸多汗。患者反映近年來“越虛越補,越補越虛”!檢視其所用之方,皆益氣養血、顧護扶正之品,且有一致命缺點–呆補。黃芪、黨參、熟地、阿膠每副用量均在30克以上,配伍上缺乏靈動。平其脈,沉弱之中蘊有細滑之象,內有郁熱矣。此熱與其所用激素及諸多補劑不無關系!予平癜靈2號配以平癜靈1號,二者比例2:1,另配以寧血消風合劑日一包。一周后體力明顯好轉,一月后血小板升至43。以此方案出入,三個月后血小板升至130,鞏固治療月余停藥,迄今兩年,體健如常人,血小板均在150以上。

      四、杜絕激素或科學遞減是根治ITP的保證

      治療ITP,就不能不提、也不得不提激素。客觀地講,我們強烈反對使用糖皮質激素.因為一但使用了激素,將使患者免疫力更弱,其陰虛火旺、脾虛濕盛(水腫)等病理表現更加復雜,人為增加了治療難度,延長了療程。但我們接診的病人又絕大部分是用著激素的,有的甚至呈現出“水牛背、滿月面”。好在平癜靈1號對激素的副作用有很好的對抗作用。山東省藥檢所對平癜靈系列中藥的藥理研究表明(平癜靈1號)“對腎上腺皮質功能和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有影響,其滋陰作用是通過調節內分泌實現的”。

      另外,針對糖皮質激素引發的類柯興氏綜合征的特點,我們研制了“拮激合劑”,專門用來對抗激素的副作用,取得理想效果。

      筆者常把激素戲稱為“賊船”–上船容易下船難!用激素時,哪怕是用量較大,也沒什么效果,血小板水平很低,有的僅有數千。經短時(10-20天)中藥治療,血小板升至30、40,此時如果遞減激素,卻可導致血小板下降。08年2月16日筆者接診一ITP患者,已病4年矣,刻下剛從上海某醫院歸來。身高 156CM,體重81KG,滿月面,多痤瘡,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腫,每日服氟美松兩片半(此前為靜滴氟美松10mg qd)。予平癜靈1號、2號(2:1)及寧血消風合劑,十天后PLT升至34,囑氟美松改為每日兩片,3月9日PLT降至16。讓其原中藥繼用,并每日加用拮激合劑一包,氟美松仍為每日兩片,兩周后PLT升至30,一月后PLT升至48。自4月10日起氟美松改為每日一片半,4月26日PLT升至51,5 月15日PLT升至88。此后激素順利撤除,共服中藥7個月,血小板穩定在110-180之間,至今半年無反復,而且其肥胖、痤瘡、多毛等并發癥也基本解除。

      有一種較為特殊的激素并發癥,在個別人身上出現過,讓筆者頗感棘手:久用激素并且用量較大者,停用后、或遞減至一定量時出現陣發性上腹痛,或者是服中藥即上腹痛,加用激素后前癥消失。此癥雖小,但影響了治療大計,好在該情況極少見,特此提出,以待高明者援手。

      總的說,用了激素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及時減量、科學拮抗,仍可把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只是在遞減激素時可能出現病情反復,此時不可自亂陣腳,而應謹尊法度,從容應對,一月左右即可度過這一困難期。當然,如果能在治療之初即杜絕使用激素,那自然是上上之選了。


    TAG:

    opq691 引用 刪除 opq691   /   2012-04-23 15:59:52
    謝謝樓主的提供, 我會好好學習。。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1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128
    • 日志數: 20
    • 建立時間: 2010-09-14
    • 更新時間: 2012-07-04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