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影”決定人對圖像的感知大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3-27 15:54:45
本月《自然―神經科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大腦視覺皮層針對明亮圖像所作出的反應并不依據圖像的實際大小,而是依據人對圖像的“殘影”所感知到的大小。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即使較遠處的物體在我們眼里看來是那么小,但我們依然能感知出物體的實際大小。
人如果長時間注視一個明亮圖像,大腦會產生圖像殘影,其大小是變化而不明確的。大腦視覺皮層相應活動的程度則依賴于這種殘影的感知大小,而非投射到視網膜上的實際大小。
如果你凝視一個光線暗淡的燈泡十秒鐘,然后將視線轉移到墻或天花板上,你有可能看到燈泡的殘影,而殘影的大小取決于墻壁或天花板離你的位置:距離越遠,殘影越大。而這和燈泡本身大小以及燈光投射到你眼睛視網膜上的大小均無關。
Mel
Goodale和同事讓志愿者看到各種遠近不同、大小不一的殘影,然后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追蹤他們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當感知到的殘影越大時,人大腦初級視覺皮層(V1)所反映出的圖像也越大――即使該圖像投射在視網膜上的大小未發生變化。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