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篩選發現抗氧化劑令人驚訝的特性:傷害DNA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3-26 11:16:04/ 個人分類:科學探索
醫學界在針對疾病和老化的系列研究中,提出了“自由基-抗氧化劑”理論,使人們對于所謂的“抗氧化劑物質”產生極大興趣和盼望,積極的尋找這類的物質(例如維生素C、E,β-胡蘿卜素,SOD等等),以達成對抗老化和疾病的目標。但是,是否抗氧化物質或者抗氧化劑就一定僅僅抵抗自由基,而不傷害其它正常細胞甚至DNA呢?《科學日報》(ScienceDaily)網站2012年3月22日報道了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結果使人感到驚訝,抗氧化劑可以導致DNA受到傷害。
抗氧化劑一直被認為具有抗衰老性能,主要是通過保護人的遺傳物質免遭化學物質的傷害。但是,實際情況遠遠比人們以前的認識更為復雜。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兩個研究所和一個中心的研究人員研究結果顯示,某些抗氧化劑會傷害DNA,甚至殺死細胞,而不是保護細胞。這項發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網站2012年3月19日發表,科學家同時也指出,這種令人驚奇的能力也許有助于治療癌癥,但當用抗氧化劑基藥物治療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時,應該警惕可能對正常組織DNA帶來的傷害。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的資深研究者Kyungjae
Myung博士認為,此發現是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 也許在治療癌癥患者方面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特別是那些以前治療無效的患者。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