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碳排放的幾個問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16 17:01:58
1 中國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嗎?
關于碳排放量,國際上通常是用能源消費量來計算的。他們的算法是按能源品種核算碳排放量,比如燒一噸煤,放多少二氧化碳。這里有個問題,中國的煤質不大好,特別是南方的二疊紀煤系的煤,灰分高,燒同樣重的煤,放出的二氧化碳就少一些?大家擔心的PM2.5,很大一部分就是煤的灰分。酸雨也起源于煤的雜質——硫的燃燒。還有中國的技術相對落后,煤燃燒不那么干凈。所以國際上對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實際上是偏高的。這個,外國人應該知道,特別日本人他們批評中國煤燃燒放出二氧化硫、放出大氣氣溶膠多,就計算了中國煤的雜質,據說美國大使館放風中國的PM2.5搞,可是談二氧化碳,又是另外一個標準。
所以中國碳排放第一的位置可能僅僅是與美國并列的。
2 中國作為實際上碳排放數一數二的國家,為什么不參加減排?
中國已經參加了減排,中國降低能源強度的做法就是減排。大家知道各地區對節能減排有些怨聲載道。英國報道說中國承諾2020年后進入“強制性減排”,不知真假,如是,中國壓力很大。我們做模擬,強制性減排,放在2025年后對中國經濟影響的風險才比較小。我們沒有參加國家討論這個問題,要是我參加,我反對中國2020年進入強制性碳排放。
3
中國、印度對到2020年能源強度降低的承諾比美國、西歐、日本碳排放總量降低的承諾容易實現嗎?
不容易,我們計算過,美國和其他發達由于經濟發展到了一定水平,經濟增長率明顯低于中國。美國能源強度降低42%只有就可以達到他的承諾目標,日本也大約是這個水平。當然他們能源利用效率高降低起來從技術講難一些。但是他們生活能源用得多,節省一下碳消費完全可能。大家見過世界上夜空的觀察圖嗎?美國、日本、西歐一片輝煌,中國、印度就不行,朝鮮、埃塞俄比亞等最差。韓國人對此很驕傲。最亮的地方,說明生活能源用得多,當成光榮就是無恥了。確實,中國、印度是生產大國,能源用在生產上,生產性節能比生活困難。
4
發達國家能源福利效率高卻要求他們減排多,發展中國家能源福利效率低卻要求減排少,是劫富濟貧嗎?
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人均碳排放量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例如2008年,美國人均消費為5.4噸標準碳,澳大利亞為5.6噸標準碳,加拿大為4.9,俄羅斯為3.6,OECD成員為3.2,韓國為3.1,日本為2.8,新加坡為2.0,中國味1.6,印度為0.6,老撾才0.076。發達國家明顯是“富”的。碳消費是一個一個人消費的,只要個人努力,發達國家就明顯比發展中國家容易實現減排。學生從大不列顛給我寫信說碳減排要靠管治,讓公眾自覺行動。我說,好姑娘,有思想,你就研究這個問題吧,研究這個氣候保護的管治問題。
關于減排責任,有一個比喻,據說是新加坡人發明的,說大船要沉了,只有大家都丟東西才能是達到對岸。現在是美國有10件衣服,日本有6件衣服,新加坡有4件,中國有3件衣服,印度有2件衣服,老撾只有一件衣服還是破的。要求大家都丟2件,合理嗎?還有人說,我們發達的能源福利效率高,發展中國家應該多減。就是說,我的是裘皮大衣,先丟中國、印度的單衣服,特別是老撾的破衣服吧?這樣丟衣服,中國、印度、老撾就會被凍死了。所以我的主張是2020年后,發達國家多減,到2050年降到1990年的80%左右,日本核電發展有問題,美國是世界經濟龍頭,可以少減點,70~75%吧。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也減一點,比2005年減10~15%,印度保持2020年水平不變,老撾任其發展。我們模擬計算過,按我們給出的方案,全球到2100年升溫可以控制在哥本哈根共識——升溫不超過2°,世界經濟平穩增長。如果中國、美國減太多,世界經濟增長可能會停滯。考慮世界經濟增長,也是負責任大國的責任。
5 你們的方案得到世界接受嗎?
我們的文章寫成后,在國際上報告,一些學者很贊成,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人的,但是投稿給國際雜志,被斃了。評審意見是:流行的國際模擬計算,都以全球福利最大化或者損失最小計算,你們違背了這個標準。沒有別的學術原因。氣候變化不是陰謀,但是有政治。問題的本質在于,如果以福利最高、損失最小計算,能源福利效率低的國家,中國、印度應該大量減排,日本、美國不用減排。像西方那種計算很容易,我的學生已經計算出這樣的方案,我說這是漢奸方案。據說否定我們文章的是北京某大學的,他是不是漢奸我不敢講,至少是嫉妒,因嫉妒而忘記中國。這就是中國科學。文章改投中國雜志了,不是SCI,我不好交課題賬,學生也不好畢業。悲劇啊!
6 為什么我們中國不提高能源福利效率?
我們一直在提高。可是我們的產業主要是制造業,美國、英國、日本主要是金融業和第三產業,相比之下,單位美元產值,我們當然能耗好。用通俗的話講,他們的第三產業,掙錢容易,國際產品定價系統不合理導致各國碳排放強度扭曲。發達國家通過貿易不公平,本來就掠奪了發展中國家,不能讓他們通過碳減排再掠奪發展中國家。事實上我們中國一直在提高能源福利效率,印度也是。可是發達國家在能源技術上卡我們的脖子。有學者提出歐盟大力推進碳減排,主要是為了賣他們的節能技術。關于“全球變暖的陰謀論”,觸發的利益焦點就在這里。全球的確在變暖,但是大資本家也在利用這個東西,有沒有人借此搞點陰謀,我看是有的,所以氣候經濟學的大家Nordhaus與某些西方政客吵架了。最近,我與課題組的吳靜副研究員做了模擬,分析,如果降低技術交易的價格,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們的文章寫好了,這回學精了點。投給了《中國科學》,但愿不要碰到買辦學者。
總之,我認為,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技術交易比碳交易更關鍵,雖然它挑戰了發達國家利益。我對Stern講,從碳排放的歷史責任講,世界應該立法,發展中國家應該低價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節能減排技術。我也給上海市長寫過信,建議上海發展節能減排技術,這樣可以推進上海經濟增長,這信也算寫過武漢市長、重慶市長吧。
7
北方國家公眾的老祖宗多排放了二氧化碳,為什么要叫他們子孫承擔責任?
我們南方國家不是只要你們承擔,我們被你們北方國家綁架了,我們也承擔的。現在是你們的人均碳排放量高,容易減排,你們當然就該多減排。事實上,你們的父母多放二氧化碳,使得你們有10件衣服了,那是占用我們資源的結果,船要沉了,你們就多丟幾件衣服吧,為父母贖罪,至于老撾、柬埔寨、埃塞俄比亞還有中非兄弟,不僅不能讓他們丟衣服,還應該把你們的衣服分他們點。這樣才對得起20萬年前的露西老奶奶,我們現代人共同的基因奶奶。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