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專業承接: 實驗室研發中心的氣體管路設計、安裝 氣體管路系統項目的咨詢、顧問服務 各種特殊氣體偵測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 業務聯系:張先生 13505156787

    關亞風:我們落后了三十年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15 15:29:48

    2009年夏天,在長沙舉行的第17屆全國色譜學術會暨儀器展覽會上,關亞風整理了他的44項專利,做成一個小冊子,穿梭在各大儀器廠商之中,四處散發。這些都是他和他的研究小組多年的心血。用關亞風的話來說,這是拿中國納稅人的錢做出來的儀器,應該讓中國企業受益。

      然而幾天過去了,問津者寥寥。

      “效果不是很好。”關亞風說道,“有人建議我們把這個信息放到網上去,或許有用。”

      7月16日,各大儀器網站都刊登或轉載了這一消息。在眾多廠商產品的信息當中,這則來自科研人員的消息顯得非常單薄,如同在滿街穿著花花綠綠的人群當中,突然出現一個著短褲短衣奔跑著的阿甘。

      又兩個星期過去了,關亞風收到了幾個國內外廠家的回復。相比之下,國外廠家的回復明顯更具實質性。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關亞風是博士生導師,是研究室主任,也是中國儀器分析學會的副理事長。

      1989年,關亞風從歐洲回了國,從1992年開始作儀器分析技術的研發。和別的同行不一樣的是,他不僅作分析方法,還自己動手搗鼓儀器,一邊做,一邊賣。

      最初的時候,關亞風賣儀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給科研找錢。

      1996年初,關亞風就賣出了他的第一臺儀器,客戶是撫順石油三廠,用來測煉廠氣。那個時候大家都窮,買一臺尋常測煉廠氣的商業儀器就要40萬~60萬元人民幣。關亞風自己設計了一臺不需要消耗品的色譜儀給撫順石油三廠,賣了幾萬元。

      沒想到,這臺不用消耗品的儀器安安穩穩地用了10年。

      后來,關亞風從科技部拿到錢,開始研發微型色譜。

      1998年,四川電力科學研究院打算采購測量高純六氟化硫氣體中雜質的檢測儀。關亞風覺得這是個機會,可以賣他的微型色譜。四川電科院的相關領導來實驗室看儀器,在屋里轉了一圈,愣沒發現色譜儀在哪兒。關亞風做的微型色譜太小了,習慣看大色譜儀器的領導一時沒轉過念頭來。在與惠普的HP5890氣相色譜儀對比驗收的時候,關亞風做的微型色譜在靈敏度和重復性上都優于競爭對手,成功賣了出去。

      微型氣相色譜從1992年開始研發,到2002年成型。關亞風算了算,這個儀器技術如果轉讓的話至少應該值600萬元人民幣。國內民營企業來與關亞風談儀器技術轉讓,聽到這個價錢就跟他說,這樣吧,600萬我們不能給,但是我們可以給你個人100萬。

      在2002年,100萬是好大一筆錢,可以在大連買三套120平方米的房子。

      關亞風沒答應,這不是技術產業化的合理方法。錢拿過來是要用來給課題組作科研的,為的是形成科研——產業化的良性循環。

      但是,不買技術只挖人的方式在國內儀器產業中卻很盛行。最初一批民營儀器企業是從國有企業來的。他們拿技術的時候沒有花錢,也不習慣去買技術。如果發現了一個好的技術,就通過高薪把懂技術的人員給挖過來,然后獲得技術。

      在和這些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有很多讓關亞風哭笑不得的經歷。

      比如,有個民營企業家跟關亞風談合作,建議到:我們先不談錢的事情,先共同把商品樣機做出來送給客戶用,如果客戶說好,我們再考慮怎么分錢,怎么樣?

      關亞風搖了搖頭,覺得很可笑,技術都給你了,我還怎么談?怎么能這樣技術合作?

      沒有原創性的工作,中國企業永遠不可能在中高端儀器上趕上發達國家的企業。殺雞取卵、過河拆橋的研發經營模式害了整個產業。

      在中高端儀器的生產研發上,中國落后發達國家25~30年。拼不過中高端儀器,我們的企業只好在低端儀器市場上折騰,吃點剩菜剩飯。

      科學家們從國家那里拿到納稅人的錢做課題,一轉手,大筆的錢就到了發達國家的儀器廠商手里一臺基本的氣相色譜要20萬~40萬元,一臺測微量無機元素的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系統要120萬~200萬元。花這么多錢去買,卻沒有人愿意投入科學儀器的研發。與這些處于壟斷地位的儀器大廠商相比,低端市場競爭激烈,國內企業好不容易可以儀器出口了,在價格上往往只能是“賠錢賺吆喝”。

      在整個行業大規模潰敗的時候,國內儀器科學家和企業聯手,也取得了一些零星的勝利。

      在2008年國家質檢總局招標目錄里,北京吉天公司的APLE-2000加速溶劑萃取儀成功中標,把戴安ASE200加速溶劑萃取儀擠了出去。這可能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頭一回本土企業頭一回在中高端儀器類大型招標活動中勝過了外國企業,而且被擠出去的戴安ASE200還是這個領域的王牌,美國環保署和食品藥品管理署的標準里面指定的是用它。

      戴安的儀器大概是6萬~8萬美元一臺,折合40萬~60萬元人民幣。而關亞風和吉天公司合作的產品,價錢只是戴安等同類產品的一半。

      APLE-2000可不是ASE200的“山寨版”。關亞風在這個儀器里用的完全是自己開發的技術。

      這是關亞風很得意的一個戰績,堪稱科學家和儀器公司在技術和商業上的一次完美合作。這個產品的難點在于高溫高壓下萃取池的反復密封問題。美國人用的密封材料是軍用品,不對中國出口。關亞風的團隊花了兩年工夫,采用全新的密封結構解決了這個問題。然后,吉天公司參與進來,雙方合作做樣機,在制作樣機的過程中,不斷有問題被發現,又不斷地被雙方所解決。

      今年初,吉天公司正式開始賣加速溶劑萃取儀。每賣出一臺儀器,課題組就能得到一定的分成。

      2007年,在北京分析測試展覽會上,戴安的產品經理在兩天半的時間里去了十趟APLE-2000的展臺。“隨便看,隨便拆。”關亞風笑著說,“他找不到任何侵犯他知識產權的地方。”

      關亞風現在有9名學生,到了9月,就要增加到12名。

      “希望能在退休之前給這個領域留下一個團隊。”關亞風說。除了培養本土的人才,關亞風還分別從加拿大和美國引進了兩個人,一個做質譜,一個做陣列傳感器。

      “其中一個今天正好答辯,我一會兒得打個電話問問,所里給他們什么待遇了。”關亞風提到他招募的人才的時候特別開心,但是也有些擔心,“國內的產學研大環境比不上國外的,希望他們能一直呆下去”。

      除了做成功的儀器,關亞風最得意的就是他的弟子們。說起這些弟子們的去向,他一個個地如數家珍,有好幾個已經在高校和中科院做教授和研究員了,還有的過關斬將去了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去了外企……“他們找的工作都很好,很多人收入比我高多了,我很高興。”關亞風說話的時候,臉上是欣慰的笑容。

      與現在的就業難相比,關亞風的弟子們都不愁出路。據說有個企業家對關亞風說,你們搞儀器的都是“稀有動物”,要招到一個很難。

      四川的一個高校曾經向他要博士,說年薪給10萬。關亞風很詫異,問到:你們的薪水一般都不高,正教授才6萬一年,怎么可能給到10萬。高校的人回答道,這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批的,就要儀器分析專業的博士。

      但是關亞風就這么幾個學生,并沒有合適的人選給他。

      盡管學生好就業,關亞風依然發愁學生的事。現在愿意學怎么用儀器的人很多,但是愿意去開發儀器的學生越來越少了。

      搞儀器研發,比一般的科研工作要苦,首先就是知識面的問題。儀器研發人員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至少一個單純學化學的人搞不定。另外,有社會認可度的問題。

      關亞風能搞儀器,這和他與別人不一樣的成長歷程有關。

      他從小的業余愛好就是折騰電子設備,什么晶體管收音機之類的。在上大學之前,還做過鉗工。上大學后也不斷在學,大學里學的電子科目,一直都是滿分。這些經歷使得關亞風對電子、機械都懂一些,一個人就可以把儀器做出來。

      現在的學生,已經很少能既懂得化學,又懂得機械和電子了。

      這種現狀迫使關亞風的學生,凡是搞儀器的都到了國外的公司。因為國外的公司有一個完整的儀器研發隊伍,只有在這個隊伍里面,他們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

      在科學界有一個誤解,以為能賣錢的東西都是不重要的技術,只有用SCI文章發表出來的才是重要的東西。而事實上,我們用錢買了很多儀器,但是卻買不到技術。

      這個背景下產生的評估體制,非常不適合作儀器開發的人。

      我們在這個領域落后發達國家太多了,搞儀器的幾乎發不了影響因子高的文章,發不了好的文章就升不了職稱,就得不到好的待遇。儀器研發人員或許擁有很多專利,但這在科學界都只被作為一個評估的軟指標。在研究所里面,不管學生擁有多少專利,都只能算一篇文章。

      如果把科研比做戰爭,那么我們擁有很多可以發SCI的“紙上談兵”者,而真正能造“武器”的儀器技術專家則太少。現在的情況正如歌中唱到的那樣,“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只是這一次,“敵人”造出來的“槍炮”,都是我們花大價錢買回來的。

      和計算機產業不同,分析儀器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行當。它的市場不大,但是它的間接影響卻不容忽視。所謂戰士不能沒有槍,科學家也不能沒有科研儀器。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會給予儀器公司一定程度的補助。

      在有些時候,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回來我們要的“武器”。

      現在,關亞風正在參與重大研究計劃“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機理”,負責植物激素的成分分析和超微定量檢測,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方法的問題,還必須通過技術手段把各種儀器給整合到一起。“以前這種樣品都是送到日本去測的,但是對方不一定會給你測,即使給你測了,也要做共同第一作者。”關亞風說道,“花錢都不給你測。在這種尷尬的境地下,我們才開始重視發展自己的分析儀器。”

      圈里人都知道關亞風能做儀器,能做出真正有用的儀器。于是,很多人開始拉關亞風一起做課題,這讓他有點招架不住了。但是,一個大的項目,真正能到做儀器的人手里的錢,僅僅是很少的一部分。即使拿到課題了,有時候也讓人很難辦。

      有些課題,不僅僅要求能做出儀器,還要求實現多少產值。“這不現實,要求科學家去做出多少產值來,那還要工程技術人員和企業家干什么。幾年的工夫就要實現多少產值,這不是逼人造假嗎?”關亞風對此很不滿,“科學家去發明出一個能用的東西來,工程技術人員去把它做成商品,企業家再把它市場化,每個人都有自己在價值鏈上的位置,這樣社會才能以最佳的模式發展。”

      其實中國不缺錢,也不缺聰明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塊合適的土壤和一個能把這些資源整合到一起的好的管理體系我們還在猶豫怎么去追趕,國外的儀器公司卻在加緊前進的腳步。

      關亞風曾經在網上公布了兩則他的儀器研發進展,很快有在外企的學生打電話來恭喜他,說在公司的全球信息網絡上看到他的消息。關亞風很詫異,說,我發的都是中文的,你們怎么看到了。學生回答說,公司有人在關注他的信息,一有新的進展,就會被翻譯成英文,然后放到公司的信息網絡上去。

      “我拿中國納稅人的錢做出來的儀器技術,要首先讓中國企業受益。”關亞風有些遺憾地補充道,“但是技術在折舊,實在沒有人要,只好賣給國外的公司了。”


    TAG: 實驗室

    引用 刪除 maliang1219   /   2012-03-31 21:17:44
    當年碩士畢業,打算考關老師的博士,可惜英語沒過啊,在大連見過一面關老師,確實低調/和藹。
    引用 刪除 maliang1219   /   2012-03-31 21:16:14
    -3
    chrispand 引用 刪除 chrispand   /   2011-12-16 17:34:19
    和關老師在大連色譜會見過一面,感覺關老師很低調,也很和藹。希望他可以偉中國儀器業做出更好的產品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8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我的存檔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537
    • 日志數: 3
    • 建立時間: 2011-12-13
    • 更新時間: 2011-12-15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