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白姜活性成分研究獲進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1-10 15:05:10

安徽銅陵市白姜中分離得到的新化合物
銅陵是我國著名的產姜區。銅陵白姜栽培歷史悠久,并以其“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質脆嫩、香味濃郁”,歸入“銅陵八寶”之一,享有盛名。姜作為重要的調味品、食品和草藥,以及其在抗腫瘤、抗炎、保肝、抗氧化等方面的潛力引起全球關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劉吉開研究員、馮濤博士等與相關研究人員合作,通過植物化學手段,從采自安徽銅陵市的白姜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42個化合物,其中4個為首次發現的新化學物質,包括2個結構新穎的姜酮二聚體(結構見圖)。同時,對這些新化學物質進行了體外腫瘤細胞毒(cytotoxicity)、抑制艾滋病病毒(HIV-1)活性測試,結果顯示具有弱的抑制活性。同時還進行了與糖尿病相關的11β羥化類固醇脫氫酶(11β-HSD)模型進行了篩選,發現3個活性成分。相關研究工作已經在線發表于美國化學會主辦的《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J. Agric. Food Chem. 2011, 59,
11690–11695)。這一研究對進一步深入認識銅陵白姜中的化學物質組成、獨特的化學成分結構以及可能的活性用途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銅陵白姜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了物質基礎方面的有價值的科學信息。(來源: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馮濤)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