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北大不再是我失落的夢想”的人,你真的不懂北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0-20 17:30:08/ 個人分類:師生

      昨天,《南方周末》記者方可成的一篇微博成了網上熱點,乃是北大校長周其鳳作詞、民樂演奏、學生合唱的《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方氏簡評曰:不倫不類,天雷滾滾,斯文掃地。

      我點開視頻看了一下,是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聲樂演出,并且是截的中央臺的錄象片斷。歌么,確實很雷人,尤其是歌詞,確是天雷震震。“化學究竟是什么,化學就是你!化學究竟為什么,化學為了我!”就算放在科普作品中,這也是等而下之的詞兒。“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學過程的結果。你我你我的消化系統,是化學過程的場所”。”并不比“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高級。“化學,原來你如此給力。化學,難怪你不能不火。更是濫用網絡語言,讓人著實感到別扭。

      昨天,《南方周末》記者方可成的一篇微博成了網上熱點,乃是北大校長周其鳳作詞、民樂演奏、學生合唱的《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方氏簡評曰:不倫不類,天雷滾滾,斯文掃地。我點開視頻看了一下,是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聲樂演出,并且是截的中央臺的錄象片斷。歌么,確實很雷人,尤其是歌詞,確是天雷震震。“化學究竟是什么,化學就是你!化學究竟為什么,化學為了我!”就算放在科普作品中,這也是等而下之的詞兒。“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學過程的結果。你我你我的消化系統,是化學過程的場所”。”并不比“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高級。“化學,原來你如此給力。化學,難怪你不能不火。更是濫用網絡語言,讓人著實感到別扭。如果詞作者不是北大校長,演唱者不是北大學生,那關注度一定不會這么高,或者說,回貼中的罵聲不會這么多。北大是中國精神的像征,多少人把北大當成自己的精神家園,雖然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北大精神是什么。就像有的回貼者叫囂“這個校長也是胡適之流”——他完全不知道胡適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在校史上的地位和對中國的影響。于是乎,北大校長“現眼”引爆了網絡上對北大的謾罵和諷刺狂潮,就像上次清華校長念不出生僻字一樣。網民們“忽然發現”自己的精神家園倒塌了,中國的最高學府墮落了;就像他們在看到車壓女童無人救助的新聞時“忽然發現”中國已經道德淪喪了,于是都像末世一樣,狂亂不已。假如說老人摔倒沒人扶,或大學校長念錯字,或官員貪污腐化就代表了民族道德的淪喪、精神的朽敗、學術的衰微,那中國早就沒救了,不待今日。多少北大校友看到這條微博,或沉默不語,或“情何以堪”,不過跳出來大叫“母校淪落”的終歸是少數,或者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應該都知道,大概是胡適之說過,大學由三方組成:校長(意即校方)、教授、學生,校長是最難做的,因為往往教授和學生都會對其不滿意并聯合起來反對之。所以,一所大學的精神,尤其是早已經過了草創階段的成熟大學,主要應由教授的水平及學生的學風所支撐,校長的政策,往往與固有的精神相背而為教授和學生共同反對。說句時髦又好懂一點兒的話,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不是每任校長都是鄧不利多。但誰當北大校長,并不是教授和學生說了算的。北大之所以偉大,除了光輝的歷史之外,還在于各個學科取得的非凡成績,但因北大精神更為世人所重,精神云爾,已經只是文科范疇,看客們能舉出的北大學

      如果詞作者不是北大校長,演唱者不是北大學生,那關注度一定不會這么高,或者說,回貼中的罵聲不會這么多。北大是中國精神的像征,多少人把北大當成自己的精神家園,雖然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北大精神是什么。就像有的回貼者叫囂“這個校長也是胡適之流”——他完全不知道胡適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在校史上的地位和對中國的影響。

      人,也多為文科巨匠,所以,北大校長理所當然地應該也是文科巨匠,最起碼,不應只能寫出“化學是你化學是我”這種水平的歌詞。近幾任北大的校長,都是理工科出身,也都在本學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們的人文素養如何,我們并不清楚。我在校時的陳佳洱院士和許志宏院士給人的感覺都是謙謙君子,想必不差。但小子大膽品評一句,他們中文、歷史的修為,恐怕遠不及當年的錢學森、李四光諸前輩。我上中學時,高二分到文科班,物理卷子上有一道題目,敘述了某酸的定義,問是哪種酸。老師叫起三個人,分別答曰:鹽酸、硝酸、硫酸。老師無奈地說:“以后咱們文科班的同學都成科盲啦。”我們在下邊不服氣地嘀咕:“理科班的早成文盲了。”似乎是個笑話,但從幾十年前文理分科時的教育就是這樣,還能對知識份子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的通識有什么希望?一篇新華網北京5月24日的新聞《樂以學,學以成——觀北京大學中樂學社獻演2011國際化學年專慶音樂會》中寫道:“……第三個節目是晚會的一個高潮。演出的是專慶音樂會主題歌《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歌詞是北大校長周其鳳為節慶創作的應征作品,作曲北大中樂學社駐團作曲家方崠清,是80后新銳作曲家、亞洲愛樂樂團常任作曲家,此次應邀為周其鳳校長創寫的歌詞譜曲。雖說是被學生‘逼’出來的‘拋磚引玉’之作,周其鳳表示有更大的‘野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并因此喜歡上化學;還希望這首歌能走進化學課本,傳唱下去。周其鳳的‘私心’引發一陣又一陣掌聲和笑聲。” 雖然起因如此簡單,立意如此良好,但這首歌還沒走進化學課本,先變成了反面教材。 有人問我:這歌詞到底差在哪里?我給他回復:不是大白話就能當歌詞的,歌就是詩,“我今天早上起床然后吃早點然后上廁所”這句話沒錯,但不能是歌詞。況且還有一個堂堂北大校長對網絡文化的低俗阿附,什么“如此給力”之類。某“著名學者”評論道:北大校長,拜托有一點自愛好不好?北大學生,請你有一點自尊行不行?我給他回復:搞科研的人當校長確實讓北大人文缺失,但學生們怎么就沒自尊了?這么大歲數了還當糞青,真丟人。北大的學生社團活動非常豐富且水平甚高,這也是北大學生的幸福之處。《化學》這首歌雖然詞不足取,曲也一般,但演奏和演唱水平均佳。(就算再難聽的曲子,也能聽出表演者的功力,這事兒要再提出不同意見,那干脆不配看我這篇小文兒。)表演這首神曲的北大中樂

      于是乎,北大校長“現眼”引爆了網絡上對北大的謾罵和諷刺狂潮,就像上次清華校長念不出生僻字一樣。網民們“忽然發現”自己的精神家園倒塌了,中國的最高學府墮落了;就像他們在看到車壓女童無人救助的新聞時“忽然發現”中國已經道德淪喪了,于是都像末世一樣,狂亂不已。

      假如說老人摔倒沒人扶,或大學校長念錯字,或官員貪污腐化就代表了民族道德的淪喪、精神的朽敗、學術的衰微,那中國早就沒救了,不待今日。

      多少北大校友看到這條微博,或沉默不語,或“情何以堪”,不過跳出來大叫“母校淪落”的終歸是少數,或者沒有。

      上過大學的人應該都知道,大概是胡適之說過,大學由三方組成:校長(意即校方)、教授、學生,校長是最難做的,因為往往教授和學生都會對其不滿意并聯合起來反對之。所以,一所大學的精神,尤其是早已經過了草創階段的成熟大學,主要應由教授的水平及學生的學風所支撐,校長的政策,往往與固有的精神相背而為教授和學生共同反對。說句時髦又好懂一點兒的話,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不是每任校長都是鄧不利多。

      學社,網上其簡介是:中樂學社,簡稱中樂學社,2010年6月由笛簫學社正式更名。曾獲得北京大學“最具創意社團活動”“優秀社團”“十佳社團”等榮譽稱號,周其鳳校長專為學社提名。學社民族管弦樂團均由北大學生構成,涵蓋吹管、拉弦、彈撥、打擊等樂種。秉持開放、進步、創新之北大人文精神,與眾多高校、音樂專業學校交流技藝,資源共享,齊心促進中國音樂發展,于校內外舉行多場音樂會,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簡言之,只是學生的課余練習,達到這么高的水平,已經說明北大學生的素質和廣泛涉獵的學風——就算其中有藝術特長生,也無損于此。一個ID評論道:合唱團的學生居然不抵制演唱,還唱的挺投入,從這個角度說,北大學生不是沒自尊就是沒文化。我給他回復:孩子,你沒過16吧?現在教育這么屎,你居然沒抵制上學,還考得挺帶勁,從這個角度說,你爸媽不但沒自尊而且沒文化。我很不厚道地提及了他(她)的爸媽,顯得有點兒沒風度,但這不是風度的問題,確是上一代甚至上兩代的低素質造就了現在年輕人的低素質。難道“不堪其辱憤而退學”就是你們理想中的北大學生了?張嘴就妄言北大學生拍馬屁的人,先想想你們自己。還有說“北大不再是我失落的夢想”的人,你真的不懂北大。如果校長能夠代表北大,那官員就能代表中國。

      但誰當北大校長,并不是教授和學生說了算的。

      人,也多為文科巨匠,所以,北大校長理所當然地應該也是文科巨匠,最起碼,不應只能寫出“化學是你化學是我”這種水平的歌詞。近幾任北大的校長,都是理工科出身,也都在本學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們的人文素養如何,我們并不清楚。我在校時的陳佳洱院士和許志宏院士給人的感覺都是謙謙君子,想必不差。但小子大膽品評一句,他們中文、歷史的修為,恐怕遠不及當年的錢學森、李四光諸前輩。我上中學時,高二分到文科班,物理卷子上有一道題目,敘述了某酸的定義,問是哪種酸。老師叫起三個人,分別答曰:鹽酸、硝酸、硫酸。老師無奈地說:“以后咱們文科班的同學都成科盲啦。”我們在下邊不服氣地嘀咕:“理科班的早成文盲了。”似乎是個笑話,但從幾十年前文理分科時的教育就是這樣,還能對知識份子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的通識有什么希望?一篇新華網北京5月24日的新聞《樂以學,學以成——觀北京大學中樂學社獻演2011國際化學年專慶音樂會》中寫道:“……第三個節目是晚會的一個高潮。演出的是專慶音樂會主題歌《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歌詞是北大校長周其鳳為節慶創作的應征作品,作曲北大中樂學社駐團作曲家方崠清,是80后新銳作曲家、亞洲愛樂樂團常任作曲家,此次應邀為周其鳳校長創寫的歌詞譜曲。雖說是被學生‘逼’出來的‘拋磚引玉’之作,周其鳳表示有更大的‘野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并因此喜歡上化學;還希望這首歌能走進化學課本,傳唱下去。周其鳳的‘私心’引發一陣又一陣掌聲和笑聲。” 雖然起因如此簡單,立意如此良好,但這首歌還沒走進化學課本,先變成了反面教材。 有人問我:這歌詞到底差在哪里?我給他回復:不是大白話就能當歌詞的,歌就是詩,“我今天早上起床然后吃早點然后上廁所”這句話沒錯,但不能是歌詞。況且還有一個堂堂北大校長對網絡文化的低俗阿附,什么“如此給力”之類。某“著名學者”評論道:北大校長,拜托有一點自愛好不好?北大學生,請你有一點自尊行不行?我給他回復:搞科研的人當校長確實讓北大人文缺失,但學生們怎么就沒自尊了?這么大歲數了還當糞青,真丟人。北大的學生社團活動非常豐富且水平甚高,這也是北大學生的幸福之處。《化學》這首歌雖然詞不足取,曲也一般,但演奏和演唱水平均佳。(就算再難聽的曲子,也能聽出表演者的功力,這事兒要再提出不同意見,那干脆不配看我這篇小文兒。)表演這首神曲的北大中樂

      北大之所以偉大,除了光輝的歷史之外,還在于各個學科取得的非凡成績,但因北大精神更為世人所重,精神云爾,已經只是文科范疇,看客們能舉出的北大學人,也多為文科巨匠,所以,北大校長理所當然地應該也是文科巨匠,最起碼,不應只能寫出“化學是你化學是我”這種水平的歌詞。

      近幾任北大的校長,都是理工科出身,也都在本學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們的人文素養如何,我們并不清楚。我在校時的陳佳洱院士和許志宏院士給人的感覺都是謙謙君子,想必不差。但小子大膽品評一句,他們中文、歷史的修為,恐怕遠不及當年的錢學森、李四光諸前輩。

      人,也多為文科巨匠,所以,北大校長理所當然地應該也是文科巨匠,最起碼,不應只能寫出“化學是你化學是我”這種水平的歌詞。近幾任北大的校長,都是理工科出身,也都在本學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們的人文素養如何,我們并不清楚。我在校時的陳佳洱院士和許志宏院士給人的感覺都是謙謙君子,想必不差。但小子大膽品評一句,他們中文、歷史的修為,恐怕遠不及當年的錢學森、李四光諸前輩。我上中學時,高二分到文科班,物理卷子上有一道題目,敘述了某酸的定義,問是哪種酸。老師叫起三個人,分別答曰:鹽酸、硝酸、硫酸。老師無奈地說:“以后咱們文科班的同學都成科盲啦。”我們在下邊不服氣地嘀咕:“理科班的早成文盲了。”似乎是個笑話,但從幾十年前文理分科時的教育就是這樣,還能對知識份子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的通識有什么希望?一篇新華網北京5月24日的新聞《樂以學,學以成——觀北京大學中樂學社獻演2011國際化學年專慶音樂會》中寫道:“……第三個節目是晚會的一個高潮。演出的是專慶音樂會主題歌《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歌詞是北大校長周其鳳為節慶創作的應征作品,作曲北大中樂學社駐團作曲家方崠清,是80后新銳作曲家、亞洲愛樂樂團常任作曲家,此次應邀為周其鳳校長創寫的歌詞譜曲。雖說是被學生‘逼’出來的‘拋磚引玉’之作,周其鳳表示有更大的‘野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并因此喜歡上化學;還希望這首歌能走進化學課本,傳唱下去。周其鳳的‘私心’引發一陣又一陣掌聲和笑聲。” 雖然起因如此簡單,立意如此良好,但這首歌還沒走進化學課本,先變成了反面教材。 有人問我:這歌詞到底差在哪里?我給他回復:不是大白話就能當歌詞的,歌就是詩,“我今天早上起床然后吃早點然后上廁所”這句話沒錯,但不能是歌詞。況且還有一個堂堂北大校長對網絡文化的低俗阿附,什么“如此給力”之類。某“著名學者”評論道:北大校長,拜托有一點自愛好不好?北大學生,請你有一點自尊行不行?我給他回復:搞科研的人當校長確實讓北大人文缺失,但學生們怎么就沒自尊了?這么大歲數了還當糞青,真丟人。北大的學生社團活動非常豐富且水平甚高,這也是北大學生的幸福之處。《化學》這首歌雖然詞不足取,曲也一般,但演奏和演唱水平均佳。(就算再難聽的曲子,也能聽出表演者的功力,這事兒要再提出不同意見,那干脆不配看我這篇小文兒。)表演這首神曲的北大中樂

      我上中學時,高二分到文科班,物理卷子上有一道題目,敘述了某酸的定義,問是哪種酸。老師叫起三個人,分別答曰:鹽酸、硝酸、硫酸。老師無奈地說:“以后咱們文科班的同學都成科盲啦。”我們在下邊不服氣地嘀咕:“理科班的早成文盲了。”似乎是個笑話,但從幾十年前文理分科時的教育就是這樣,還能對知識份子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的通識有什么希望?

      一篇新華網北京5月24日的新聞《樂以學,學以成——觀北京大學中樂學社獻演2011國際化學年專慶音樂會》中寫道:“……第三個節目是晚會的一個高潮。演出的是專慶音樂會主題歌《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歌詞是北大校長周其鳳為節慶創作的應征作品,作曲北大中樂學社駐團作曲家方崠清,是80后新銳作曲家、亞洲愛樂樂團常任作曲家,此次應邀為周其鳳校長創寫的歌詞譜曲。雖說是被學生‘逼’出來的‘拋磚引玉’之作,周其鳳表示有更大的‘野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并因此喜歡上化學;還希望這首歌能走進化學課本,傳唱下去。周其鳳的‘私心’引發一陣又一陣掌聲和笑聲。”

      雖然起因如此簡單,立意如此良好,但這首歌還沒走進化學課本,先變成了反面教材。

      有人問我:這歌詞到底差在哪里?

      我給他回復:不是大白話就能當歌詞的,歌就是詩,“我今天早上起床然后吃早點然后上廁所”這句話沒錯,但不能是歌詞。況且還有一個堂堂北大校長對網絡文化的低俗阿附,什么“如此給力”之類。

      學社,網上其簡介是:中樂學社,簡稱中樂學社,2010年6月由笛簫學社正式更名。曾獲得北京大學“最具創意社團活動”“優秀社團”“十佳社團”等榮譽稱號,周其鳳校長專為學社提名。學社民族管弦樂團均由北大學生構成,涵蓋吹管、拉弦、彈撥、打擊等樂種。秉持開放、進步、創新之北大人文精神,與眾多高校、音樂專業學校交流技藝,資源共享,齊心促進中國音樂發展,于校內外舉行多場音樂會,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簡言之,只是學生的課余練習,達到這么高的水平,已經說明北大學生的素質和廣泛涉獵的學風——就算其中有藝術特長生,也無損于此。一個ID評論道:合唱團的學生居然不抵制演唱,還唱的挺投入,從這個角度說,北大學生不是沒自尊就是沒文化。我給他回復:孩子,你沒過16吧?現在教育這么屎,你居然沒抵制上學,還考得挺帶勁,從這個角度說,你爸媽不但沒自尊而且沒文化。我很不厚道地提及了他(她)的爸媽,顯得有點兒沒風度,但這不是風度的問題,確是上一代甚至上兩代的低素質造就了現在年輕人的低素質。難道“不堪其辱憤而退學”就是你們理想中的北大學生了?張嘴就妄言北大學生拍馬屁的人,先想想你們自己。還有說“北大不再是我失落的夢想”的人,你真的不懂北大。如果校長能夠代表北大,那官員就能代表中國。

      某“著名學者”評論道:北大校長,拜托有一點自愛好不好?北大學生,請你有一點自尊行不行?

      我給他回復:搞科研的人當校長確實讓北大人文缺失,但學生們怎么就沒自尊了?這么大歲數了還當糞青,真丟人。

      北大的學生社團活動非常豐富且水平甚高,這也是北大學生的幸福之處。《化學》這首歌雖然詞不足取,曲也一般,但演奏和演唱水平均佳。(就算再難聽的曲子,也能聽出表演者的功力,這事兒要再提出不同意見,那干脆不配看我這篇小文兒。)表演這首神曲的北大中樂學社,網上其簡介是:中樂學社,簡稱中樂學社,2010年6月由笛簫學社正式更名。曾獲得北京大學“最具創意社團活動”“優秀社團”“十佳社團”等榮譽稱號,周其鳳校長專為學社提名。學社民族管弦樂團均由北大學生構成,涵蓋吹管、拉弦、彈撥、打擊等樂種。秉持開放、進步、創新之北大人文精神,與眾多高校、音樂專業學校交流技藝,資源共享,齊心促進中國音樂發展,于校內外舉行多場音樂會,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簡言之,只是學生的課余練習,達到這么高的水平,已經說明北大學生的素質和廣泛涉獵的學風——就算其中有藝術特長生,也無損于此。

      一個ID評論道:合唱團的學生居然不抵制演唱,還唱的挺投入,從這個角度說,北大學生不是沒自尊就是沒文化。

      學社,網上其簡介是:中樂學社,簡稱中樂學社,2010年6月由笛簫學社正式更名。曾獲得北京大學“最具創意社團活動”“優秀社團”“十佳社團”等榮譽稱號,周其鳳校長專為學社提名。學社民族管弦樂團均由北大學生構成,涵蓋吹管、拉弦、彈撥、打擊等樂種。秉持開放、進步、創新之北大人文精神,與眾多高校、音樂專業學校交流技藝,資源共享,齊心促進中國音樂發展,于校內外舉行多場音樂會,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簡言之,只是學生的課余練習,達到這么高的水平,已經說明北大學生的素質和廣泛涉獵的學風——就算其中有藝術特長生,也無損于此。一個ID評論道:合唱團的學生居然不抵制演唱,還唱的挺投入,從這個角度說,北大學生不是沒自尊就是沒文化。我給他回復:孩子,你沒過16吧?現在教育這么屎,你居然沒抵制上學,還考得挺帶勁,從這個角度說,你爸媽不但沒自尊而且沒文化。我很不厚道地提及了他(她)的爸媽,顯得有點兒沒風度,但這不是風度的問題,確是上一代甚至上兩代的低素質造就了現在年輕人的低素質。難道“不堪其辱憤而退學”就是你們理想中的北大學生了?張嘴就妄言北大學生拍馬屁的人,先想想你們自己。還有說“北大不再是我失落的夢想”的人,你真的不懂北大。如果校長能夠代表北大,那官員就能代表中國。

      我給他回復:孩子,你沒過16吧?現在教育這么屎,你居然沒抵制上學,還考得挺帶勁,從這個角度說,你爸媽不但沒自尊而且沒文化。

      人,也多為文科巨匠,所以,北大校長理所當然地應該也是文科巨匠,最起碼,不應只能寫出“化學是你化學是我”這種水平的歌詞。近幾任北大的校長,都是理工科出身,也都在本學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們的人文素養如何,我們并不清楚。我在校時的陳佳洱院士和許志宏院士給人的感覺都是謙謙君子,想必不差。但小子大膽品評一句,他們中文、歷史的修為,恐怕遠不及當年的錢學森、李四光諸前輩。我上中學時,高二分到文科班,物理卷子上有一道題目,敘述了某酸的定義,問是哪種酸。老師叫起三個人,分別答曰:鹽酸、硝酸、硫酸。老師無奈地說:“以后咱們文科班的同學都成科盲啦。”我們在下邊不服氣地嘀咕:“理科班的早成文盲了。”似乎是個笑話,但從幾十年前文理分科時的教育就是這樣,還能對知識份子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的通識有什么希望?一篇新華網北京5月24日的新聞《樂以學,學以成——觀北京大學中樂學社獻演2011國際化學年專慶音樂會》中寫道:“……第三個節目是晚會的一個高潮。演出的是專慶音樂會主題歌《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歌詞是北大校長周其鳳為節慶創作的應征作品,作曲北大中樂學社駐團作曲家方崠清,是80后新銳作曲家、亞洲愛樂樂團常任作曲家,此次應邀為周其鳳校長創寫的歌詞譜曲。雖說是被學生‘逼’出來的‘拋磚引玉’之作,周其鳳表示有更大的‘野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并因此喜歡上化學;還希望這首歌能走進化學課本,傳唱下去。周其鳳的‘私心’引發一陣又一陣掌聲和笑聲。” 雖然起因如此簡單,立意如此良好,但這首歌還沒走進化學課本,先變成了反面教材。 有人問我:這歌詞到底差在哪里?我給他回復:不是大白話就能當歌詞的,歌就是詩,“我今天早上起床然后吃早點然后上廁所”這句話沒錯,但不能是歌詞。況且還有一個堂堂北大校長對網絡文化的低俗阿附,什么“如此給力”之類。某“著名學者”評論道:北大校長,拜托有一點自愛好不好?北大學生,請你有一點自尊行不行?我給他回復:搞科研的人當校長確實讓北大人文缺失,但學生們怎么就沒自尊了?這么大歲數了還當糞青,真丟人。北大的學生社團活動非常豐富且水平甚高,這也是北大學生的幸福之處。《化學》這首歌雖然詞不足取,曲也一般,但演奏和演唱水平均佳。(就算再難聽的曲子,也能聽出表演者的功力,這事兒要再提出不同意見,那干脆不配看我這篇小文兒。)表演這首神曲的北大中樂

      我很不厚道地提及了他(她)的爸媽,顯得有點兒沒風度,但這不是風度的問題,確是上一代甚至上兩代的低素質造就了現在年輕人的低素質。難道“不堪其辱憤而退學”就是你們理想中的北大學生了?張嘴就妄言北大學生拍馬屁的人,先想想你們自己。還有說“北大不再是我失落的夢想”的人,你真的不懂北大。

      如果校長能夠代表北大,那官員就能代表中國。


    TAG:

    引用 刪除 zhchyin   /   2012-02-17 15:05:25
    核磁共振圖譜解析的好資料,怎么下載不了?還有嘛?發我一份好嗎?謝謝。908764828@qq.com
    Fuluoyi887 引用 刪除 Fuluoyi887   /   2012-02-04 13:17:06
    1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