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Sm_2(Co,Cu,Fe,Zr)_(17)合金鑄錠的缺陷和成分分布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9-18 00:42:02/ 個人分類:分析測試學報

    • 文件版本: V1.0
    • 開發商: 本站原創
    • 文件來源: 本地
    •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 授權方式: 免費
    • 運行平臺: Win9X/Win2000/WinXP
    分析測試學報》2008年02期    
     
      Sm_2(Co,Cu,Fe,Zr)_(17)合金鑄錠缺陷成分分布研究
      包生祥;王艷芳;王嬌;王敬東;馬麗麗
        采用X射線熒光儀、掃描電子顯微鏡及X射線電子探針儀,通過對Sm2(Co,Cu,Fe,Zr)17合金鑄錠沿軸向不同截面、孔洞區域和異常結晶區域進行微區形貌觀察和成分分析,研究合金鑄錠缺陷及缺陷形成的原因。元素的軸向分布情況為Co、Sm、Fe等自下而上稍有增加,Cu、Zr分布較均勻;而O則大量集中在中部。在孔洞壁表面的樹枝狀區域富含Sm和Cu,貧Co,含有一定量的O,凸起區域富集偏析大量的Sm和O;氧化夾雜物的形成是鑄錠孔洞形成的主要原因;鑄錠結晶異常部位呈柱狀結晶,含有一定量的O,鑄件凝固區域較窄導致的溶質再分配現象、冷卻速度過快及氧化夾雜物的存在是鑄錠結晶異常部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川成都610054(包生祥;王艷芳;王嬌;馬麗麗);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 四川綿陽621000(王敬東)
    【關鍵詞】:永磁合金鑄錠;缺陷;成分分布;微區分析
    【分類號】:TG245
    【DOI】:CNKI:SUN:TEST.0.2008-02-015
    【正文快照】:
      中頻感應熔煉是目前生產2∶17型釤-鈷稀土永磁合金鑄錠的主要方法,然而用該方法制備的合金錠存在許多缺陷(包括難熔金屬夾雜物、反常的氣孔等組織缺陷),以及化學成分偏析[1-5]。對于熔煉鑄錠過程產生的宏觀偏析,國內外已有很多人進行了研究。B lenkinsop和Neal[6]通過研究,給出



    下載提示:

    1.您還沒有登錄,只有登錄后才可以下載此資源, ,
    2.如果您還沒有注冊,請
    3.下載減少用戶積分。

    本地下載鏈接

    TAG: 合金鑄錠缺陷成分分布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