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與一個24歲的小伙兒說說X射線晶體學的“學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9-14 13:49:13/ 個人分類:分析工作者

      因為這位小伙兒與施老師是同行,因此比鏡某來,他對其專業的“蛋白質晶體學”要理解得更深,鏡某就是個“沒文化真可怕”的人。

      與24歲的小伙兒論“蛋白質晶體學”,鏡某很擔心被人認為是“欺負人”。因為剛讀碩士的學生,對他所要學的學問通常不可能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也正因為如此,才敢說“最高級的生命活動形式只有在結構生物學的水平上才能闡釋它們的本質”這類不著四六的話。

      把一些“高等”的名詞堆砌在一起,并不是學術的常規做法,倒很像是自欺欺人的常套手段。這句話應該是這樣來表達:最高級的生命活動形式只有通過在結構生物學(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理解,才能從根本上把握生命活動機制、規律。

      雖然不能要求一個學生對自己所學學問的定位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但是要求正確地理解自己所學學問并非什么特殊的要求。“(8).由結構確定蛋白功能”的提法簡直就是太牛B了。若能做到這一步,根本就不需要瑞典的什么委員會的評議,依鏡某 “淺浮”的見識就可以判定給個炸藥獎了。這句話顯然應該這樣說:(8).找出結構中與蛋白功能相關的部位,以及伴隨著功能作用時發生的相關原子(官能團)的位置變化。

      道理也很簡單:在人們決定“(1).蛋白質克隆、表達、純 化”的時候,這個蛋白質的功能就是已知的了(通過別的手段)。只是尚不知道蛋白質的功能與其分子結構、或者說分子中的某個官能基的相關而已。結構生物學的研究人員們還不至于“閑”到有閑功夫去探索什么功能未知的蛋白質結構。

      很佩服小伙子敢于對著鏡子說“沒文化真可怕”。與老一輩蛋白質結構分析的人不同,新生代的人們對蛋白質的結構分析并沒有深刻的理解。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結構分析技術手段的建設階段。小布拉格對食鹽的X射線晶體學與做蛋白質結構分析的X射線晶體學雖說使用了相同的“術語”,但是,兩群人所做關心的事情有著根本的不同。只有做材料(研究)的人才是“名符其實”的X射線晶體學,而做蛋白質結構分析的人們,不過是借用一個X射線晶體學的“名”,達到理解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實”。他們的最終目的與實體的“晶體學”根本就沒有關系。對做蛋白質結構分析的人來說,大型的蛋白質晶體不過是為了提高信號強度的技術手段,晶體學的知識也不過是用來解析實驗數據的一個方法。

      同步輻射技術的進步,用幾微米量級的蛋白質晶體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衍射數據;計算機性能的發達,使得數據處理的速度大為提高,可以比較容易地得到蛋白質分子的電子密度圖了。遺憾的是,這樣的技術進步卻帶來了從業人員“智力”的低下。這個現象與馬克思對機器文明進化過程中勞動階級“異化”的分析也有著驚人的相似。

      ----------

      就“是”論事兒,就“事兒”論是,就“事兒”論“事兒”。


    TAG:

    369053715 引用 刪除 369053715   /   2012-10-16 16:00:53
    369053715 引用 刪除 369053715   /   2012-10-16 16:00:23
    5
    369053715 引用 刪除 369053715   /   2012-10-16 16:00:21
    1
    369053715 引用 刪除 369053715   /   2012-10-16 16:00:19
    1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