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肝癌血清中異常糖基化蛋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8-26 15:11:57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第二軍醫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展了基于糖蛋白固載的無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并應用于肝癌臨床診斷標志物的初步篩選中,發現了一系列在肝癌血清中異常表達的糖基化蛋白。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蛋白質組學領域刊物《分子與細胞蛋白質組學》(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上。
這項研究由第二軍醫大學王紅陽院士研究組,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鄒漢法研究組合作完成,其中王紅陽院士早年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對腫瘤的跨膜信號轉導、肝癌新分子標志物鑒定及應用、酪氨酸磷酸酶的網絡調控研究等有重要建樹。
蛋白質糖基化是目前已知的最為復雜的翻譯后修飾之一,與癌癥的發生密切相關,目前已知的診斷標志物都是糖基化蛋白質。然而,由于糖基化位點存在微觀不均一性,傳統的基于糖肽的定量方法不能準確的反映生物樣品中糖基化蛋白的表達水平。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展了新型的基于非糖肽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較好地解決了高通量糖基化蛋白定量中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問題,并將這一方法運用于肝癌臨床診斷差異表達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中,發現了一系列在肝癌血清中異常表達的糖基化蛋白,采用傳統的基于抗體的ELISA方法對其中的3個糖蛋白質進行大樣本量(50-100個臨床樣品)的驗證,進一步證明了所發展的方法對糖蛋白質組學定量分析的可靠性。這一方法的發展不僅為疾病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而且也篩選出一系列可供臨床驗證的差異糖基化蛋白質。
除此之外,近期來自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還利用一種高精度蛋白質組學,識別出了與Jourbert綜合癥(Joubert
syndrome,
JS)等疾病相關的基因。這一發現加深了人們對JS這種病的認識和了解。這種基因的發現將讓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大腦、視網膜和腎臟的發育,更好地了解正常和異常的大腦并最終找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有效方法。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