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我是唐伯虎

    生物從咸水遷移到淡水引起物種分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8-22 15:42:08

      2011年8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登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樞強領導的團隊的研究結果“Eocene habitat shift from saline to freshwater promoted Tethyan amphipod diversification”)。這一研究驗證了生態機遇(Ecological opportunity)促進物種分化的假說。該研究以在北半球淡水和咸水中分布的115種鉤蝦為研究對象,通過基因序列構建系統樹,首次提出淡水鉤蝦起源于古地中海,并在4300萬年前(始新世)由咸水遷移到淡水。原來在咸水中生活的鉤蝦物種分化緩慢,進入淡水環境后進化速度卻經歷了早期的快速分化和近期的兩次變緩。生物地理學研究證實鉤蝦的遷移是由古地質與古氣候變化引起的。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的碰撞導致青藏高原的隆起,切斷了古地中海與太平洋、印度洋的聯系;同時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導致歐洲西部陸地面積的增大。隨著古地中海的萎縮和歐亞陸地面積的增加,北半球淡水的表面積相應增加,為鉤蝦遷移至淡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態機遇。其中土爾蓋海峽(Turgai)的干涸,更是加快了物種分化進程。但從1400萬年前起,隨著淡水鉤蝦物種的增加,物種形成速度減慢。

      淡水中生活著至少10萬種生物,但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總量的0.01%;海洋里生活著21萬種生物,但海水占地球上水總量的97.3%。科學界對淡水和海洋中物種數量的不均衡現象長期感到困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啟動了相關研究計劃,并獲得了一些重要研究進展。此次發表的學術論文解釋了生物從咸水遷移到淡水引起物種分化的歷史。(來源:中科院動物所 朱江)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6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14480
    • 日志數: 41
    • 文件數: 80
    • 建立時間: 2008-12-28
    • 更新時間: 2012-06-12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