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肝癌細胞運動和遷移分子機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8-18 14:57:24
近日來自第四軍醫大學、沈陽軍區總醫院和比利時根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肝癌細胞運動和遷移的分子機制,這一研究成果于8月1日在線發表在在國際肝臟病研究權威期刊《肝臟病學》(Hepatology)上。
原發性肝癌是世界五大常見癌癥之一,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新患者。中國新病例占了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55%)。手術切除仍是目前首選的治療方式,但術后的高復發和轉移率明顯影響患者的長期生存,因此,探索肝癌侵襲和轉移分子機制對于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意義。
與單細胞相似,腫瘤細胞主要是通過在間充質遷移和阿米巴運動樣遷移兩種遷移模式間不斷轉換從而實現細胞運動的。在這一過程中,細胞骨架重排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前,這一研究小組證實HAb18G/CD147和annexin
II是一對與細胞骨架重排相關的互作蛋白,然而對于HAb18G/CD147和annexin
II相互作用對癌細胞運動的影響及相關機制卻并不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在肝癌細胞中抑制HAb18G/CD147時,細胞顯示出阿米巴樣近圓形運動模式的主要特征:細胞變形呈近圓形。而當他們在細胞中抑制annexin
II時,細胞顯示出間充質樣梭性運動特征:細胞伸長變性為長梭形。
在更進一步的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HAb18G/CD147可通過胞外部分與 annexin II互作抑制annexin
II磷酸化,從而阻斷細胞內Rho信號傳導,防止細胞出現阿米巴樣運動。此外,通過integrin-FAK-PI3K/PIP3信號通路,HAb18G
/CD147還可促使細胞膜上的WAVE2和Rac1激活,從而促使細胞形成板狀偽足,發生間充質遷移。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HAb18G/CD147與 annexin
II之間的相互作用在肝癌細胞的間充質遷移及阿米巴運動樣遷移兩種遷移模式轉換過程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第四軍醫大學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張思河、蔣建利教授和陳志南院士為這篇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這一研究項目得到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金資助。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