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化學》2008年05期
堿液萃取前后
原油中酸性化合物組成的高分辨
質譜分析
陸小泉;史權;趙鎖奇;高金森;張亞和;何俊輝
采用改進的堿液萃取方法分離杜巴原油中的酸性化合物(主要是環烷酸),通過高分辨質譜分析萃取過程中不同組分酸性化合物組成,以研究堿萃取前后酸性化合物的分布與組成特征。實驗結果表明,電噴霧傅立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高分辨質譜(ESI-FT-ICR-MS)是分析原油中酸性化合物的強有力的手段;酸性化合物分布于堿萃取前后的各個組分中,但其組成有明顯的差異,堿液萃取出的
石油酸主要是相對分子質量小于500的酸性組分,增加反萃取溶劑的用量和極性有利于脫除萃取物中的非堿性氮化合物,對石油羧酸的組成影響不大。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重質油國家
重點實驗室 北京102200
【關鍵詞】:原油;堿液萃取;石油酸;電噴霧-傅立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質譜(ESI-FT-ICR-MS)
【基金】:“973”基金(No.2004CB217801)資助項目
【分類號】:TE622.1
【DOI】:CNKI:SUN:FXHX.0.2008-05-010
【正文快照】:
1引言石油酸是存在于原油中的所有酸性化合物的統稱,其主要成分是石油羧酸,包括脂肪酸、環烷酸和芳香酸,降解原油中則以環烷酸為主[1]。石油酸用途非常廣泛,是油漆催干劑、油品添加劑、化學催化劑等精細化學品的重要原料。但石油羧酸在加工過程中會造成嚴重的設備腐蝕,也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