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1.2億年前懷孕蜥蜴化石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7-28 14:29:08/ 個人分類:生活百態

裂開的石灰巖,暴露出小矢部龍化石

蜥蜴胚胎的形狀在母親的骨骼中間依稀可見

鬣蜥胚胎,所處發育階段與化石中發現的小矢部龍胚胎類似
科學家在中國東北部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懷孕蜥蜴的化石,距今至少1.2億年。這塊懷孕蜥蜴化石的發現證明,白堊紀早期的一些蜥蜴和蛇類也通過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而不是產卵,遠遠早于此前的預計。
這位長腿蜥蜴媽媽在分娩前幾天就死亡,而后被埋入泥漿中變成化石。它可能生活在溪流沿岸,體內蜥蜴胎兒超過15個。這一發現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北京
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得出,研究論文刊登在《自然科學》(
Naturwissenschaften)期刊上。在此之前,科學家只發現懷孕海生蜥蜴的化石。倫敦大學學院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系教授蘇珊-埃文斯表示:“我不認為自己此前曾見過很多類似的化石。”
中國科學院的王原(Yuan
Wang,音譯)在對化石進行
分析時,發現了至少15個幾乎已完全發育成熟的胚胎遺跡。他說:“在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我發現了這些小胚胎。提到分娩,
絕大多數人認為只有哺乳動物才會采取這種方式,實際上,大約有20%的蜥蜴和蛇類也采取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而不是產卵。我們此前認為蜥蜴在哺乳動物出
現后采取這種方式,現在看來,可能與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大致相同。這是我們見過的最古老的懷孕蜥蜴化石,說明為胚胎提供充足的供血、很薄的殼或者完全沒有
殼等生理適應特征很早便已經進化出來。”
化石是在中國東北部發現的,當地的石灰巖遭侵蝕后逐漸暴露出數百個化石,其中包括恐龍、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無脊椎類動物以及一系列植物。此次發現的蜥蜴是小矢部龍家族成員,這是一種大型原始蜥蜴,與現代壁虎類似。從產卵到
分娩的轉變往往與寒冷而危險的環境有關,在這種環境下,卵不可能幸存下來。
采取分娩方式付出的代價是,蜥蜴母親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限制了它們的移動和自我保護能力。埃文斯表示:“我們知道這只蜥蜴生活在水邊,我們認為它可能在水中活動,雖然最初生活在陸地上。對于懷孕的蜥蜴來說,這能提高自身的保護能力,如果附近出現恐龍,它可以逃進水里。”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