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最大的放松夢想:像貓一樣在陽光下睡著。

    好學術環境第一條:沒有生活壓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7-19 15:35:59/ 個人分類:科研創新

      讀網上的學生和學者的一些文章時,以及在國內與同行聊天時,常常感覺有些不對勁。忽然猛醒:做學問要有好的學術環境,而好學術環境的第一條應該是沒有生活憂慮和壓力,尤其是不需要在正常收入外還有額外掙錢的壓力。

      對我們所有人(也許有極少數例外),生存比做科研重要。好像還沒有人寫“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科研故,二者皆可拋。”我的學生進實驗室之前,我總是對他們強調安全第一(也就是活著第一)。

      當年在農村時,經常餓肚子,每天勞動是為了掙飯吃,腦子里常想著下一頓能否吃上飯。生活的重負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那種條件下做學問太難了。

      在北大讀書時,還年青,只要不餓肚子就行了,對生活壓力沒有感覺,大概與我什么都滿不在乎有關系。即使冬天沒有足夠御寒的衣服,因買不起手表而上課或考試經常早到或遲到,有時買了一本需要的書就只能少吃一點,但似乎沒有影響我的學習興趣。

      我剛到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時,感覺極好,收入一下子比國內高了幾十倍,不僅自己沒有生活壓力(我比較節約,因此沒有生活壓力很容易),而且還可以資助家人。當然還是有想買什么(如計算機)但覺得太貴的時候。沒有生活壓力當然就可以全力做科研了。后來當博士后,工資猛漲了一下。再后來找到了正式工作,工資又猛漲了一下,馬上就買了第一棟房子,雖然不是很大,但在國內也算是豪宅了。回想起來,到了美國后雖然也有感覺困難的時候,但似乎沒有真正感受到生活壓力,當然還是靠工資過日子,沒有發財到可以不再需要拿工資。學生時我的生活圈子里基本都是與我類似拿哥倫比亞大學獎學金的同學,以后也都是生活在象牙寶塔里,聊天都是我們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很少涉及到如何多掙錢。

      還是在紐約當學生時,有一次去朋友家的聚會,聽別人聊天。有一位我不熟悉的客人眉飛色舞地講起他在餐館送外賣,有各種技巧多獲得小費。我頓時感覺到各人思考的問題不一樣,真正體會到了毛主席所說: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階層里,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

      只有沒有生活壓力,學生和學者才能夠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工作。做學問如此,其它工作也是如此。科學網上的學生和學者似乎大多數有生活壓力,與我務農時類似,但與我當學生時和以后不同。在網上看到了各種觀點,似乎很多都與生活壓力能聯上。因此,創造好學術環境第一條應該是創造沒有生活壓力的環境,學生才會安心用功,學者才不會想辦法撈外快,不會為了漲工資而斤斤計較,也不會因為看見別人工資高一些就感覺到嫉妒,更不會損人不利己地想把別人的工資拉下來。

      北京居,大不易。有一位在美國的副教授回國當了長江學者,住的房子小得可憐(與我當博士后住的房子面積差不多,但裝修好一些)。即使是千人學者,憑工資能買得起的房子也不咋樣(例如用三年的工資300萬加100萬的獎金買房,在北大附近也就能買100平米的房子,遠不如我當助理教授時的第一棟房子)。有人能看開,住房好壞無所謂,那是很偉大。但如果想改善住房條件,就不能一心一意做學問了。

      悟出了這個道理,我開始感覺我自己的一些鼓勵大家卯勁做科研的文章是不是了脫離實際,甚至有點像晉惠帝的千古名句: “何不食肉糜?”。還是毛主席體察民情說得好:“忙時吃干,閑時吃稀”。所以我要學毛主席說:學生學者們如果有條件(即沒有生活壓力)就把科學當事業全力以赴做學問,否則就把做科學當做一個謀生的工作,先花時間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吧。當然沒有生活壓力也看個人的要求(和家人的期望)。要求低則比較容易沒有生活壓力,而要求高則比較難。

      沒有生活壓力不僅是好學術環境的關鍵,也是創建和諧社會和讓老百姓活得有尊嚴的關鍵。因為房子貴似乎是最大的生活壓力,也成了很多人的心病,降低生活壓力有三種辦法,一是將大家的工資都成倍地提上去使大家可以買得起房子,二是將房價降下來,三是回到以前的體系由單位分房。我個人覺得,倒退回到以前由單位分房的體系不可取,而漲工資和降房價雙管齊下更可取。現在國家富了(例如我聽說有的一個課題的基金就達幾億元人民幣之多),將工資和福利成倍長上去大概也能做得到了(但是不是會引起通漲呢),而且藏富于民將有利于強國。此外,將房價降到比建房成本高得不太多的水平(如高30%)或許能促進創建和諧社會和讓老百姓活得有尊嚴。

      如果沒有生活壓力(例如在美國拿全額資助的學生),但還是不愿卯勁做科研,那只能說是對科研不感興趣,至少是暫時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如果是前者,我的建議是離開學術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吧,這樣才此生無悔嘛。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