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的種類及其應用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6-23 16:17:35
生物芯片技術是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而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從Stephen研制出第一塊基因芯片起,生物芯片技術迅速發展。生物芯片主要指通過微加工和微電子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微型生物化學分析系統,以實現對生命機體的組織、細胞、蛋白質、核酸、糖類以及其他生物組分進行準確、快速、高通量的檢測。目前,生物芯片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后判斷、藥物開發與篩選等生命科學領域。
分類:
基因芯片(gene chip)技術,也稱基因微矩陣雜交(cDNA microarray
hybridization),是建立在基因探針和雜交測序技術上的一種高效快速的核酸序列分析手段。基因芯片自問世以來在胃癌分子
病理研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尋找胃癌發生、轉移相關基因以及抗胃癌藥物分子機制研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組織芯片(tissue
chip)技術,又稱組織微列陣(TMA)技術,是近年來基因芯片技術的發展和延伸。1998年Kononen等
首次成功運用組織芯片對乳腺癌組織中6種基因的表達情況進行了研究,證實了該技術的實用價值并宣告組織芯片概念的誕生。在短短幾年時間里,組織芯片得到了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臨床醫學領域的關注和飛速發展。
蛋白芯片(protein
chip)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強有力的高通量研究方法,能夠一次平行分析大量的蛋白樣品,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與準確性。蛋白芯片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各種蛋白質有序地固定于滴定板、濾膜和載玻片等各種載體上,然后用標記了特定熒光抗菌素體的蛋白質或其他成分與芯片作用,利用熒光掃描儀或激光共聚焦掃描技術,測定芯片上各點的熒光強度,通過熒光強度分析蛋白質與蛋白質之問相互作用的關系,由此達到測定各種蛋白質功能的目的。
微縮芯片實驗室:指將從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到檢測的整個分析過程集成化所獲得的微型全分析系統或微縮芯片實驗室,其構建是借用半導體工業中所用的光刻技術將內徑在10-100微米的微通道加工在玻璃或硅片中,利用電動泵和流體的壓力來控制皮、那升級液體的流動。最完整的芯片實驗室可以完成樣本的預處理、分離、稀釋、混合、化學反應、檢測以及產品的提取。由于其體積較小,攜帶方便,能同時并行檢測多種生物分子的特點,可用于野外檢測。
應用:
醫學方面:基因表達譜研究、基因突變研究、基因組分型及測序和重測序等方面
藥物學方面:疫苗研制、藥物中有效成分的篩選、中藥安全性檢測和中藥材品質的鑒定
醫學檢驗方面:臨床細菌檢測、肝病檢測、艾滋病檢測、腫瘤和血液病檢測和遺傳病檢測,其中在遺傳病診斷方面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尤其,許禮發,生物芯片技術及其在遺傳病研究中的應用;
2.劉通順,唐欣,生物芯片技術在胃癌轉移研究中的應用;
3.阿茹娜,吳巖,生物芯片技術及其應用進展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生物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