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研究解析IRX1基因抑癌作用機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6-08 15:22:39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瑞金醫院外科胃癌研究組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IRX1 influences peritoneal spreading and metastasis via inhibiting BDKRB2-dependent neovascularization on gastric cancer”的文章,通過大量的體外研究與動物實驗,解析了IRX1基因抑癌基因的新作用機制。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癌癥研究領域權威刊物《致癌基因》(Oncogene)上。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上海瑞金醫院外科胃癌研究組碩士研究生蔣金玲,其指導老師是上海瑞金醫院于穎彥、朱正綱和劉炳亞等,其中于穎彥教授早年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2001年7月調入瑞金醫院,擔任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病理研究室主任,從事消化系統的腫瘤病理學以及器官移植病理學研究。

      胃癌在我國發病率居各類腫瘤之首。在衛生部組織的1990至1992年全國第二次死因調查中,我國胃癌的死亡率占到所有因癌癥死亡人數的23.2%。據北京腫瘤研究所統計,北京市的胃癌發病率為18.995/10萬,而且呈現出居高不下的態勢。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獲得了胃癌的一種抑癌基因作用新機制,他們通過大量的體外研究與動物實驗發現,向有IRX1基因缺陷的胃癌細胞轉導該抑癌基因后,胃癌細胞在動物腹腔內擴散和向肺內的轉移的能力明顯受到遏制。通過對腫瘤內的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擬態密度分析發現,轉染有IRX1抑癌基因的腫瘤生長與侵襲能力受到抑制是與其腫瘤內微血管密度的減少有關。研究人員利用染色質免疫共沉淀等分析最終鑒定出,IRX1基因誘導腫瘤內新生血管及血管擬態減少的關鍵在于抑制了其下游靶基因緩激肽受體B2(BDKRB2)的表達,與傳統的VEGF通道無關。利用小干擾RNA技術敲低BDKRB2或是其下游通道中的信號傳導分子,均可以實現對體外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表明BDKRB2通路具有潛在的靶向腫瘤血管治療價值。

      這項研究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863”重大項目以及上海市科委的資助下完成的。據于穎彥教授介紹,此項研究對揭示腫瘤復雜的血管生成調控機制提供了又一重要線索。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9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1910
    • 日志數: 18
    • 建立時間: 2010-09-19
    • 更新時間: 2012-06-03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