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離子阱和三重四極桿定性和定量的比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8-08 00:10:07/ 個人分類:質譜儀器
- 文件版本: V1.0
- 開發商: 來源網絡
- 文件來源: 網絡
- 界面語言: english
- 授權方式: 免費
- 運行平臺: Win9X/Win2000/WinXP
另外,我手頭有一個資料,雖然列舉的儀器型號都是比較老的(比如97~2000年的儀器),但是原理講的比較明白。見附件,因為是英文的,我稍微作一下注釋:
(1)在定性時,掃描一段質量100~500 m/z,考慮一個5秒的色譜峰。
對于三維離子阱,離子儲存(從100~500 m/z)到放出耗時1秒,可以獲得5張譜圖。對于絕大部分三維離子阱來說,儲存離子的時間大概為750 ms,掃描出離子阱然后檢測的時間為250 ms。
而對于三重四極桿,掃描400個質量數,如果1秒獲得1張譜圖,即也獲得5張譜圖時,每個離子實際被掃描的時間是1000 ms/400=2.5 ms。
750:2.5,可以明顯地告訴我們:在掃描一段質量時,離子阱的靈敏度要高于四極桿。
(2)在定量時,假設只掃一個離子。
三重四極桿的離子利用率為100%,而離子阱仍然為75%。這時,100:75,三重四極桿的靈敏度要高于離子阱。
另外,三重四極桿可以把采集譜圖的時間降到0.1秒,而離子阱還得是1秒,所以,速度上,離子阱比三重四極桿要慢很多。這樣,對于這個5秒的色譜峰來說,三重四極桿采集到了50個點,離子阱只采集到了5個點,重復性、準確度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強調的是,關于上述比較,都是建立在其它條件一樣的情況下(比如離子源的離子化效率、離子傳輸效率都一樣)。
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lcms三重四極桿液質聯用離子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