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研究人員發現,夜間睡眠不足,第二天早晨新陳代謝減緩,熱量消耗減少,體重容易增加。
減緩代謝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克里斯蒂安·貝尼迪克特帶領研究小組讓14名男性大學生志愿者體驗一系列睡眠狀態:睡眠不足、不睡和正常睡眠。
數天后,研究人員檢查志愿者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是否改變,包括食物攝取量、血糖、激素水平和代謝率。
結果顯示,與一夜好眠相比,即便只是一晚睡眠不足,也會減緩第二天早晨新陳代謝,導致身體執行呼吸、消化等任務的熱量消耗減少5%至20%。
所以,缺覺第二天早晨,志愿者血糖、胃饑餓素等調節食欲的激素和皮質醇等壓力激素水平較高。
易增體重
研究人員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論文,認定缺覺可能促使體重增加,不僅因為缺覺后容易饑餓,還因為熱量燃燒速度減緩。
路透社5月16日援引貝尼迪克特的話報道:“我們獲得的結果顯示,健康男性一夜睡眠不足后,熱量消耗明顯減少,說明睡眠有助調節白天熱量消耗。”他說,研究結果表明,確保充足睡眠或許能夠防止發胖。
研究人員同時發現,缺覺不增加志愿者白天食物攝取量。這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3月發布的研究結果不同。不過,兩項研究中志愿者睡眠狀況不相同。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與睡眠充足者相比,志愿者缺覺時偏好選擇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女性缺覺時比平時一天多攝入329卡路里,男性多攝入263卡路里。
復雜問題
先前一些研究顯示,睡眠時間少于5小時的人體重容易增加,容易罹患Ⅱ型糖尿病等與體重相關的疾病。不過,這些研究并未證明缺覺直接導致體重增加。
一段時期以來,專家告戒公眾,生活方式和飲食等因素可能增加肥胖風險。至于缺覺,則尚未確定為增加肥胖的因素。
美國波士頓醫療中心睡眠紊亂中心負責人桑福德·奧爾巴克說,睡眠不足是一個復雜問題,藥物和其他因素會影響睡眠,探討這一問題需聯系實際情況。
奧爾巴克說,“大家適應了缺覺,而這種適應理論上可能容易引發肥胖”。不過,對長期缺覺如何影響激素水平,現有研究結果無法解答。
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建議,成年人每天睡眠7至9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