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S)
自然環境中蘊藏著豐富的水資源和良好的水循環,水以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它幾乎能溶解所有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的物質。自然界里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質幾乎沒有,只不過其溶解的數量有差別。所以在對化學物質,特別是有毒化學物的環境監測和環境效應研究過程中,它們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能是影響化學物在各種環境要素,如大氣、水體、水生生物和沉積物(底質)中遷移、轉化的最重要性質之一。大部分無機化合物在水中呈離子態,故其溶解度都比較大,許多有機物呈非離子態,在水中的溶解度則比較小。非離子性化合物的溶解性,主要取決于他們的極性,非極性或弱極性的化合物易溶于非極性或弱極性溶劑中,反之,強極性化合物易溶于極性溶劑,水是強極性溶劑之一。所以甲嘗、四氯化碳等非極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甚少,芳烴類化合物屬弱極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不大。隨著芳烴環上取代基的增加(如PAH),它們在水中的溶解度京戲得越來越小,相反強極性的醇,有機酸等及帶OH、SH、NH、基團的化合物在水里的溶劑度則相當大。
二、辛醇-水分配系數(KOW)
KOW是有機化合物在水和N-辛醇兩相平衡濃度之比。根據研究發現,辛醇對有機物的分配與有機物在土壤有面質的分配極為相似,所以當有了化合物在辛醇和水中的分配比KOW以后,京戲可以順利地計算出KOC。通常,有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往往可以通過它們對非極性的有機相的親和性反映出來。親脂有機物在辛醇-水體系中有很高的分配系數,在有機相中的濃度可以達到水相中濃度的101~106倍。例如常見的環境污染物PAH、PCBS和鄰苯二酸酯等。在辛醇-水體系中的分配系數是一個無量綱值。KOW值是描述一種有機化合物在水和沉積物中,有機質之間或水生生物脂肪之間分配的一個很有用的指標。分配系數的數值越大,有機物在有機相中溶解度也越大,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
三、沉積物-水分配系數(KOC)
KOC是化合物在水和沉積物-土壤兩相中的平衡濃度關系,它也是單位重量沉積物上吸附的化合物量除以單位體積環境水中溶解的該同一化合物量之比值。KOC是表示某化合物在固液兩 相中濃度分配的一個定量參數,通過這一參數可以根據其在水中的濃度,來預測化合物在沉積物或土壤中的濃度分布,因此這一參數在環境科學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KOW值可以用來預測某化合物在水體環境中的行為,利用分配系數來推測化合物在環境中的分配。實際上是基于水,沉積物和生物之間分配的各種分子反應力,因為這種反應力與辛醇-水體系十分相似。
四、蒸氣壓(PV)
化合物的蒸氣壓表達了該化合物從環境水相向大氣中的遷移程度,一般而言,具有高蒸氣壓,低溶解度和高活性系數的化合物最容易揮發,揮發的速度有時還決定于風,水流和溫度。一般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烷烴、單環芳烴和一些有機氮化物都有很高的蒸氣壓和很低的水溶性,有的資料也用享利常數HC來表示化合物的揮發性(計算單位Torr/mol)。HC表示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化合物在空氣和水中的相對平衡濃度,蒸氣壓與人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比值,表示該化合物的揮發性。
五、生物轉化和降解系數(Kb)
生物轉化是指生物酶對化合物的催化轉化過程。生物轉化的可能性取決于化合物的穩定性和毒性,經馴化的微生物的存在以及環境因素等(包括pH值、溫度,溶解氧的量和可利用的氮)。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通常稱為可生化性。可生化的比例經常用來表示用生化法處理含毒有機廢水的重要指標,生化過程是一個較長的過程。生物轉化速率的二級反應速率常數,決定于化合物的濃度和微生物的量。
六、生物富集系數(BCF)
BCF是生物組織(干重)中化合物的濃度和溶解在水中的濃度之比。也可以認為是生物對化合物的吸收速率與生物體內化合物凈化速率之比,生物富集系數是描述化學物質在生物體內累積趨勢之重要指標。如根據IRPTC的資料,生活在PCB含量為1μg/L水中的魚類,28天后的富集系數為水體中含量的37000倍,再放回不含PCB的清潔水中,84天以后的凈化率為61%。水生生物在水體中對化學物質的吸收和積累作用,往往是通過水和脂肪之間的分配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