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京報讓競爭勝利者孫穎莎露臉
今天6月26日,新京報給足還不滿17歲的石家莊小個子孫穎莎的面子,在<文體娛新聞>用一版介紹她,而小孫的照片竟占了近半個版面!照片上,小孫眼神那么專注!
摘報如下:

孫穎莎(圖/視覺中國)
1、國乒隊從不缺少人才,這一點在不滿17歲的孫穎莎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今年1月底,孫穎莎從國乒二隊升至一隊,成為一名模仿平野美宇的陪練隊員。兩周前的日本公開賽,孫穎莎首次參加巡回賽便拿下單、雙打冠軍。昨晚結束的中國公開賽,孫穎莎盡管在決賽中1比4不敵丁寧,但儼然已有進入主力層的潛質。球迷們送她“小魔女”外號。
2、打得馮天薇心服口服
孫穎莎6歲開始打乒乓球,小學4年級時以苗子調賽第一名進入河北隊,4年后進入國家二隊。“小時候打球是為了鍛煉身體,后來慢慢就打到這一步了。”孫穎莎稱自己走得很順利。
今年1月底,女乒一、二隊打了一場升降級賽。16歲的孫穎莎殺出重圍,成功進入一隊。
剛進國家隊時,孫穎莎的主要工作是陪練,模仿平野美宇。
從資格賽打出來后,孫穎莎一路爆冷連勝杜凱琹、馮天薇、單曉娜、王曼昱和陳夢奪冠。與陳夢的女單決賽,孫穎莎更是在1比3落后時上演大逆轉。
剛剛結束的中國公開賽,孫穎莎又以兩個4比0橫掃馮天薇和劉詩雯。8強賽輸給孫穎莎后,馮天薇曾表示:“這個孩子的所有技術都領先我,自己有點應付不過來的感覺。”
3、再想低調已經很難了
剛剛結束的中國公開賽,孫穎莎在8強賽4比0戰勝馮天薇,半決賽4比0淘汰了劉詩雯。直到昨天下午的女單決賽,孫穎莎才以1比4不敵大滿貫丁寧,終結了巡回賽正賽9連勝。
作為隊里的老大姐,丁寧對孫穎莎大加贊賞,稱其年紀不大,卻很有想法,“從上一站日本公開賽到這次中國公開賽,孫穎莎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兩站比賽打完,孫穎莎想低調都很難了。
4、喜歡“小魔女”這個外號
關于孫穎莎,外界了解得并不多。中國公開賽期間,有媒體讓孫穎莎介紹下自己的性格,小姑娘回答得很直接,“特別活潑、特別愛笑、特別愛鬧。”
場下有著00后小姑娘的典型性格,場上的孫穎莎打起球來卻是穩準狠。日本公開賽后,有球迷送她“小魔女”的外號,孫穎莎說很喜歡這個帶點殺氣的外號。
“我覺得我也不年輕了,都十六七歲了。”從小在競爭環境中長大,孫穎莎有些同齡人少有的成熟,她在場上的穩健球風有點像李曉霞。
用主管教練黃海城的話來說,“孫穎莎的主要特點是腦子靈活、學東西比較快。場上表現少年老成,關鍵時候能夠沉得住氣。”
二、16歲孫穎莎給分析化學工作者的啟示
這篇文章,是新京報知名體育記者孫海光同志寫的。孫穎莎的脫穎而出,給我們分析化學工作者的啟示:
1、小孫從小在競爭環境中成長。
在乒乓球隊要進國家隊,眾所周知,必是歷經千辛萬苦,春節是回不了幾天家的,你要回家也可以,在競爭環境中馬上被淘汰!孫穎莎小小年紀,經歷的競爭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有可能的是,孫穎莎的父母也在簡介參加乒乓球運動員家長間的競爭,即誰能更動員自己的孩子更吃苦耐勞。
相比,現在的分析化學,誰感到自己有競爭的壓力?實際情況,有可能是:你作A方向的前瞻性研究,我作B方向的前瞻性研究;你在C(國外)SCI上發表論文,我在D(國外)SCI上發表,相安無事……
2、問自己的學術競爭
問自己怕不怕學術競爭?
自己與誰在競爭?
自己在與國外的哪位學者同行競爭?
3、我的競爭經歷
1963年9月我分配到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五所分析化學研究室,該研究室全盛時期有近100人!且絕大多數是1960-1965年畢業的北大、清華、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分析化學專業年輕人,競爭的激烈可想而知,何況黨支部書記李廣勝(朝鮮回國志愿軍營長)強調要我們“荷葉包釘子個個要冒尖!“
但是,我與16歲孫穎莎同志相比,我的競爭,遠不如她從兒童開始的辛苦!至少我是22歲南京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才開始的競爭。
4、我的建議
A,建議與已公布的各種分析方法/標準方法競爭,你的方法將更快、更準、更容易推廣;
B,建議與老一代的分析化學工作者和我已發表的分析方法(見<中國知網>)競爭。
當然,你也可以動手寫博客,與我已發表的博客在數量和質量上競爭。
C,關注現實的分析化學難題,例如,農殘/獸殘分析的固相萃取回收率的提高,土壤普查時疑難的重金屬和農殘的標準測定……
D,拒絕逃避競爭,拒絕自娛自樂,在辛苦的競爭中找到快樂。
三、分析化學的現代五項
1、 7月1日上午,中央體育頻道播放國際<現代五項>比賽,現代五項是由馬術、擊劍、射擊、游泳和越野跑5個單項組合的綜合項目。從一個體育外行來說,這種<現代五項>要比用兩天時間完成的田徑十項全能更具挑戰性,因為<現代五項>是五項完全不同的體育項目,相互之間沒有相關性,所以,更具競爭精神。
2、我也佩服當初首先組織<現代五項>體育比賽的創始人/發明人,因為他設計了“高跨度”的體育賽事,讓人在難度更高的“設計”上進行比賽。
3、分析化學現代五項
分析化學現代五項 | 對應<現代五項體育> | 說明 |
色譜/質譜法 | 越野跑 | 色譜/質譜,當今像越野跑那樣非常常用 |
光譜法 | 游泳 | 光譜,當今像游泳那樣很常用 |
分光光度法 | 擊劍 | 分光光度是現代分析化學較早采用的方法,其全盛時間在上世紀50~60年代,尤其蘇聯學者貢獻最大。 |
電化學法 | 射擊 | 電化學法是電信號,容易受干擾,這就要求電化學法像射擊那要有“準度”。 |
離子交換/固相萃取 | 馬術 | 離子交換/固相萃取像馬術一樣具有較高的難度,沒有真正掌握,會像從馬上掉下來那樣回收率僅為60% |
期望年青的分析化學工作者能掌握上述五項分析化學本領。 |
現代分析五項,我的強項有四項:光譜分析,分光光度分析,電分析/離子電極,以及離子交換分離。
四、結語
分析化學工作者應該向這位優秀乒乓球運動員16歲的孫穎莎等學習,學習他/她的競爭精神,從而為我國的分析化學作更多、更實在的貢獻。
同時,我想,如果你在與他人的學術競爭中勝利,對你來說是可以讓你高興一輩子的事。
最后祝你掌握更多的分析化學本領。
五,作品欣賞

黑翅長腳鷸,我老家江蘇常熟沙家浜景區(距常熟檢驗檢疫局實驗室約6公里)冬天特有的鳥
攝者 常熟知名鳥類攝影家錢慶其(曾在常熟博物館舉辦﹤鳥類攝影展﹥,獲廣泛好評)。
分析化學工作者是否應該學習常熟鳥類攝影家錢慶其先生的<超級耐心精神﹥,平時超級耐心地認真閱讀國外分析化學文獻。
周錦帆7月2日於北京
六,老帶小
現在,每個分析化學實驗室經常會增補一些剛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例如,今年9月就有可能有新同志耒報到/上班…
建議,如同剛才(7月6日)我在陽臺上拍的<小花>照片那樣,以老帶新:新買的<死不了﹥今天也開花了。

七,思想不能理解的"創新″
今天7月6日上午9點40,到新裝修的<東方名剪>去理發,理發店10點正才開始工作。一位約20歲稍出頭的年青理發師進耒上班,穿一件白底黑邊的短袖T恤進耒,胸前有四個黑字讓我吃一驚!
他轉過身耒,我看清楚了:
猥瑣發育
A,我不能理解設計這T恤的人是怎么這樣"創新″的?!他當初己想到他的作品會有人買?!
B,我不能理解這年青理發師為什么會買這件T恤穿在身上?!為了標新立異,吸引眼球?還是他不懂"猥瑣″兩字代表什么?
C,該理發店旁邊就是北京朝陽區知名小學~白家莊小學。如果小學生問他/她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猥瑣發育″什么意思?叫人怎么回答?至少,我是答不了。
D,當年鄧麗君的歌被否定,如今,是否太寬松了?
E,"奇葩″兩字,印象中是近20年才常用的詞。
<猥瑣發育﹥T恤可列入"奇葩T恤″。
分析化學,是否有"分析化學奇葩創新SCⅠ論文″呢?
八,大學增選修課-離子交換分離與固相萃取
今天7月7日上午7:46分,央視體育頻道介紹,人大附中高一16歲學生姜保卓與媽媽一起代表北京隊參加了全運會橋牌比賽,并力爭為北京隊拿獎牌…
令我驚訝的是北京中學排名頂尖的人大附中,竟有﹤橋牌選修課﹥,且有400人參加!
高考,是關人的一輩子命運,"理應″將100%精力用於語文數理化,可是:
A,人大校長竟腦洞大開~設﹤橋牌選修課>,"對學生太不負責任了″;
B,事實上竟有那么多中學生參加<橋牌修課﹥,學生對自己"太不負責了″;
C,姜保卓的媽,不但不阻止兒子(可能她唯一的孩子)參加"橋牌選修課″,竟然陪兒子離開學校到天津去參加比賽,作為母親太不負責任了。
這些環節,都讓我覺得不可思意,百思不得其解!
想到我們:
現在,分析化學工作者誰不知道分離在解決實際分析化學難題中的重要性!你不會分離,你只能是儀器操作手而已…
在此鄭重建議:大學分析化學課程增加選修課~離子交換分離與固相萃取。讓學生多一種本領,以便走上工作崗位后領先在起跑線。
拜托分析化學教授們費心。
九,誰是吳秀波?
近耒,晚上高興:
在﹤江蘇衛視﹥看電視劇"白鹿原″;
緊接著,這幾天仍在<江蘇衛視﹥看吳秀波的<軍師聯盟﹥。我認為吳秀波是我國當今第一男演員,他的多部電視劇的職業水平及敬業精神,印象深刻。
他可以驕傲一輩子!
他完全沒有必要去計較這個獎,那個獎,他從此可以"笑傲江湖″。
現在,晚上繼續看吳秀波的﹤軍師聯盟﹥,第二天下午,在北京衛視接著﹤我的前半生>…
前者是古人的勾心斗角,后者是當今年青人的靈牙利齒…
A,佩服編劇的聰明才智與洞察力…
B,我的時間,我76歲老人的時間沒有浪費。
C,誰是分析化學工作者里的吳秀波?
十,一點說明
這篇短文,有人可能認為有點零亂,有的內容與主題"競爭″無關。
我的想法是,把我印象深的一些事寫入博客,這樣,可起"留下一點記錄″的作用。例如,5年后(孫穎莎21歲了,還在國家乒乓球隊嗎?)有人看到這篇客,順便能知道~在2017年播出了優秀的電視劇﹤白鹿原>和﹤軍師聯盟﹥,以及<我的前半生﹥…
另外,我希望通過我的博客:
讓人知道:
除了我熱愛分析化學,我也很愛生活,包括愛看報;還希望讓人知道~我就是到了76歲,還是比較努力,比較勤快,比較認真的人。
對於認真,例如,對上線博客的認真,優秀的(分析測試百科網)劉會蘭同志可以見證~通常一篇博客要與小劉同志耒回改動3~4次后才與網友見面…
最后,祝大家在大夏天,身體健康。
十一,博大精深?
現在是7月9日早晨7時多,打開手機,看一下這篇上線剛進入笫6天的博客的"查看″數,讓我吃一驚~查看數為491,接近500了!
接著看到網友peadg的4字評語~博大精深。
這讓我意外!
心里話:
現在己是2017年了,"以低調為榮,指責高調,″己隨著我們與世界的進一步融合而逐漸過時并退出市場,當然,尤為年青人/年青網友所嗤之以鼻。取而代之的是~"實是求是,實話實說,拒絕虛假,我靠本領吃飯。″
我工作50多年,顯然:
A,有真本領的人,常會驕傲/高調;
B,沒有真本領的人,常會混在低調的人里,讓你不知他是沒本領還是為人低調?
回到上面的四個字:面對這篇博客竟獲一位網友"博大精深″的評價,我還是沒有準備,心里第一反應是"表揚過度"了!
當然,還是要感謝peidg同志對我博客的關注,并請他/她今后多指教。
十二,"博大精深?″的下文
"博大精深?″網友看到后,上海A與廣東B有如下回應:
周老師的思維和聯想能力,以及一氣呵成的文筆,激揚出的文字,絕對令人贊嘆。
這與您經歷多,善思考,勤總結的好習慣分不開,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
從體育新聞到分析化學,看似如此不找邊際的事情卻轉換自如,信手拈來。除了博大精深,真想不出更好的概括
對A與B的感想:看了A與B同志的看法,我把這篇博客再看了一遍,仍感到自己中文的詞匯量太少是我博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