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色譜法測定樹脂中的鹵素和硫元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8-31 01:18:15/ 個人分類:實驗技術
摘要:含有鹵素和硫元素的樹脂樣品經氧瓶法燃燒分解,用含H202的去離子水溶液吸收,離子色譜法分離測定.本法簡便、快速,特別適于測定樹脂中不活潑的鹵族元素,且可同時測定。Cl、S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0.22%和0.36%,最大絕對誤差分別為0.43%和0.80%。樹脂中Cl、S的含量在0.28mmol/g~l4mmol/g內可用此法:位確測定,其最低檢測限為0.05mmol/g。
關鍵詞:氧瓶.離子色譜:樹脂;氟、溴和硫的測定
1 前言
有機化合物中氯、溴和硫的測定,通常是先將其分解為無機陰離子,再進行檢測,如量熱彈分解一離子色譜法測定有機硫和鹵素:管式爐一氣相色譜法測定有機鹵素;微波消解一離子色譜法測定生物組織和水體沉淀物中的氮、硫和磷; 以及氧瓶分解一離子色譜法測定有機鹵素和硫,該法不僅消除了元素間的干擾,而且與經典滴定法相比分析精度大大提高,又可以同時測定。
當前,功能基化樹脂的制備和應用日益受到關注,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成為中間體和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本文首次將氧瓶法和離子色譜(IC)相結合,用于樹脂中Cl、Br和S的測定,特別適用于樹脂中不活潑的鹵素的測定。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及測試條件
2.1.1 儀器
離子色譜儀為DIONEX DX-120型。分離柱:(Ion Pac AS14 250×40mm LD)陰離子交換柱。抑制器:CSRS.ULTRA。檢測器: 電導檢測器。淋洗液為Na2CO3(3.5mmol/L)/NaHCO3(1.0mmol/L)的緩沖液。測試壓力1.2×10000000 Pa,流速1.02ml/min。室溫條件下測試,
氧瓶: 分液漏斗式氧 (容積為500m1)。
2.1.2 主要試劑及樣品
30%H2O2:A.R.(天津市東方化工廠)。對溴苯甲酸:有機微量分析標準樣品(B.D.H)。氯化芐硫脲鹽:有機微量分析標準樣品(B.D.H)。功能基化樹脂球(南開和成公司提供)。
2.2 實驗方法
分別準確稱取氯化芐硫脲鹽標準樣品1.00mg~50.00mg,用定量濾紙包好,經氧瓶燃燒分解后,振蕩充分吸收30min,Cl直接用去離子水吸收定容。S和Br需用含3滴30%H2O2的去離子水10ml吸收,轉移吸收液,在堿性條件下加入Pt絲網微沸除去過量的H2O2,定容至100ml,按常規方法取樣并進行離子色譜分析, 以峰面積定量。
3 結果與討論
3.1 吸收液的選擇
氧瓶分解法可直接將有機Cl燃燒后全部轉化為Cl-,用去離子水吸收即可。而有機S和Br燃燒后需經H2O2氧化一還原后才可定量轉化為SO42-和Br-,過量的H2O2在Pt絲網的催化下加熱煮沸除去。Cl、S同時測定時,則需要加3滴lmol/L的NaOH溶液,防止HCI加熱揮發損失。
3.2 氧瓶的選擇
氧瓶有分液漏斗式氧瓶和三角瓶式氧瓶,規格一般為250ml和500ml。250ml氧瓶適用于小分子量且易于分解的有機物的燃燒分解,而對聚合物則有可能燃燒分解不完全,影響測定準確性,使測定結果偏低。本法采用了500m1分液漏斗式氧瓶對樹脂進行分解,得到了滿意的結果。
3.3 Cl和S標準曲線的測定
將氯化芐硫脲鹽標準樣品稱重分解定容,經離子色譜分析后,以峰面積對Cl、S含量作出標準曲線。
Cl和S的R值分別為0.9994和0.9995,在此范圍(樹脂中Cl和S含量在0.28mmol/g~14mmol/g內)IC法測定的線性關系很好,可對Cl和S進行準確的測定,其最低檢測限為0.05 mmol/g。
3.4 IC 法對氯化芐硫脲鹽中氯、硫的同時測定
將氯化芐硫脲鹽標準樣品經氧瓶分解后,用含3滴30%H2O2的去離子水1Oml吸收,振蕩充分吸收30min,轉移吸收液,在堿性條件下,Pt絲網催化,加熱微沸除去過量的H2O2,定容至100ml,按常規方法取樣并用離子色譜進行氯、硫的同時測定。表2列出了樣品的分析測定結果,計算了Cl、S實驗值和計算值的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和標準偏差。Ic法靈敏度很高,盡管溶液中Cl和S的含量很低,測定結果卻很滿意。Cl和S的最大絕對誤差分別為+0.43%和+0.80%,標準偏差為0.22%和0.36% 。可見IC法可準確的對Cl、S進行同時測定。
3.5 樹脂中氯、溴和硫元素測定方法的比較
將樹脂樣品稱量分解定容(同上),經離子色譜分析后,與常規硝酸鹽氧化一滴定法相比較。
當前對于樹脂中氯、溴元素的測定,我國企業多采用硝酸鹽氧化一滴定分析法,其工作原理為:將氯(溴)甲基化樹脂珠體,經甲醇及鹽酸洗去其附著的有機物及無機物,烘干后加KNO3及NaOH于銀坩鍋中,加熱氧化分解,用水溶解生成的KC1(KBr)或NaC1(NaBr),采用福爾哈德法測定氯根或溴根。對于樹脂上的活潑氯或溴(如芐基上的氯或溴)來說,硝酸鹽氧化一滴定分析法比離子色譜測定的結果略低,這可能是在氯(溴)甲基化珠體加熱分解過程中, 由于容器不密閉,造成少量含氯(溴)蒸汽逸出的緣故,對于惰性鹵素,由于離子化困難,該影響更嚴重;而氧瓶法由于容器密閉沒有此項弊端。鑒于聚合工藝的特殊性,無法得到樹脂中諸如鹵素和硫元素的精確計算值,迄今也沒有含有鹵素和硫元素的樹脂標樣,因此本法只能用有機微量元素分析標樣考核方法的精密度; 同時,將本法與現行方法進行比較,發現二者對于苯環取代鹵素的測定結果相差很大,后者所得數據大大低于預期值,無法為合成工藝所接受,而本法則可以滿足所有含鹵素樹脂的中控分析需要。另外,離子色譜還可以對有機物及樹脂中硫、鹵元素同時進行準確測定,且操作簡單方便。
參考文獻
【l】Mueller M.,Pinhack H.,SchifJ.F.,SpectraAnal【J】,1995,24(185):4l
【2】三渾清,腦坂正敏,道祖尾保,穗橫曾一郎,分析化學(日)【 ,1998,47(11):889
【3】Colina M.,Gardiner P.H.E., Chromatogr.【J】,1999,847(1-2):285
【4】向麗娟,羅忠富,胡振元,有機化學【J】,1985,52(4):3 l4
【5】Kreling J.R.,Cowan J.S.,Block E,Dezwaan J.,J.Chromatogr A.【J】,1994,671:295
【6】馬建標,功能高分子材料【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0
相關閱讀:
- 何炳林賄賂美國官員10美元 帶回造核彈重要材料 (admin, 2007-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