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古今文化結合得最完美的城市
不認同方舟子“碩士生沒有必要寫畢業論文”的觀點
【方舟子觀點】最近我到南方一所大學做關于學術腐敗和學術規范的報告,在互動時間一個學生問我:“現在學生寫畢業論文都是抄來的,你也會去管嗎?”我回答
說,我們一般不會去管學生畢業論文是否抄襲,事實上我認為本科生甚至碩士研究生都沒有必要寫畢業論文。這一席話引起學生們的強烈共鳴,全場掌聲雷動。會后
與幾位老師交流,也都認為畢業論文已成為沒有意義的形式,早該取消了。幾家媒體報道我的報告時,也都把這一點當重點,似乎我發表了什么驚世駭俗的觀點。
【點評】“現在學
生寫畢業論文都是抄來的”出自學生之口,既沒做過調查研究,也未舉出支撐數據,無非是信口開河,有多少可信度呢?方舟子既然是“打假斗士”,不應該輕信學
生關于“畢業論文都是抄來的”傳言,而應該做點功課以后再開腔,至少應該分開文科生還是理科生吧!方舟子打假,歷來有“只打老虎,不打蒼蠅”之說,大概本
科生畢業論文抄襲屬于“雕蟲小技”,不值一打!殊不知,打假也要從娃娃抓起,不防微杜漸,今后會貽害無窮!方舟子說“本科生甚至碩士研究生都沒有必要寫畢
業論文”贏得滿場師生們雷鳴般的掌聲,必定是吃盡論文“苦頭”的師生們(老師費錢費力,學生流汗流淚),把方舟子當成了“救世主”,以為從今以后就徹底解
放了,不用寫畢業論文也能畢業!為學生分憂、為老師解愁,當然受歡迎,不足為喜!不過,方舟子的觀點以前還真沒聽說過,有點驚世駭俗的味道!
【方舟子觀點】本科生寫畢業論文
是沿用以前的傳統。在中國沒有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年代,科研工作需要由碩士、本科畢業生來承擔,當年的科研主力大多只受過本科教育。因此是把本科生、碩士研
究生作為科研的后備力量來培養的,寫畢業論文就很有必要。當時有些名牌理工大學是五年制,留下最后一年專門用于寫畢業論文,幾乎是把本科生當半個研究生培
養。但是在現在形勢已經完全變了,博士研究生教育已普及甚至泛濫,科研工作基本上都由有博士學位的人承擔,本科、碩士畢業生不進一步讀博士學位不太可能去
從事科研,讓他們寫畢業論文已失去了意義。對那些畢業后從事與學術無關的領域工作的,例如醫療、法律、新聞、初等教育等領域的,讓他們寫論文更無意義。
【點評】方舟子顯
然陷入了實用主義的泥潭,把求學與就業本末倒置,沒有弄清做畢業論文研究工作并寫出畢業論文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換句話說,寫畢業論文不是為
了今后從事科研,而是培訓研究生的實驗技能和科學思維。學生的畢業論文就好比老師的講課提綱,沒有了它,老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學生不用寫畢業論文,他
白花三年時間“宅實驗室”、“混沒錢的日子”干什么?不管研究生今后的去向如何,科學素質的培養及科學思維的訓練都是不可或缺的,做課題寫論文只是一個工
具,一種達到目的的必要途徑!
【方舟子觀點】本科、碩士研究生
教育的目標應該是掌握知識,而不是從事學術研究,只要完成了課程就可以畢業、獲得學位。在學術高度精深、發達的今天,靠短短幾年的本科、碩士教育是很難具
有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的,而老師又不可能像對博士生那樣做具體細致的指導。即使有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僅用一年半載的時間寫畢業論文也無法做出原創性
的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是對畢業論文敷衍了事,許多人則干脆靠抄襲蒙混過去,以致很多學校要求畢業論文的重疊率不能超過30%或40%,相當于
默許可以有30%或40%的抄襲率。這是很可笑的,如果以學術規范來衡量,論文中即使只有一處抄襲也是不應該的。
【點評】方舟子顯
然是用美國以博士生為主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套”我國以碩士生為主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如果方舟子呼吁研究生不必寫畢業論文,還不如建議我國也改成以培養博士
生為主的研究生制度!方舟子本人沒有帶過研究生,他才敢說老師不會悉心指導研究生,研究生也不能做出原創性發現。方舟子本人就是學實驗科學出身的,難道不
知道實驗結果和數據除了偽造之外根本不可能抄襲嗎?顯然,方舟子又混淆了文科碩士與理科碩士的根本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越說越離譜!
【方舟子觀點】但是即使是那些并
非有意抄襲的畢業論文,不符合學術規范之處也比比皆是。由于缺乏學術規范教育,國內學生普遍不知道在引用別人的資料時,即使注明了出處也不能照抄,而必須
用自己的語言做轉述,否則就要用引號引起來表示是引語。不這么做,按國際通行的學術規范,可認為犯了文字表述方面的抄襲。但按國內的慣例,只要注明了出處
就認為不是抄襲。當然,學術無國界,國內的標準還是應該與國際接軌,但這么一來,國內幾乎所有的畢業論文都可以找到不規范、抄襲之處,文科類的畢業論文尤
其如此。
【點評】研究生寫畢業論文不
能“因噎廢食”,也就是不能因為學生要抄襲就要取消寫畢業論文。恰恰相反,寫畢業論文的過程就是導師指導研究生“老老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做事”的過程。舍
棄這個過程,把研究生推向社會,又由誰來教育他們“誠實”呢?也許人們會質疑很多導師本身就不誠實,如何能教出誠實的學生?即使是這樣,也不是不寫畢業論
文就能了事,而是一個必須統籌解決的社會問題。
【方舟子觀點】由于不合理的要求和缺乏教育造成的不規范做法沒有追究的必要,而應該是一方面改變不合理的制度,取消對本科、碩士畢業論文的要求,一方面加強學術規范的教育。畢業論文不發表的話,讀者只限于答辯委員會的老師,不會產生社會影響,即使有假也沒有危害。
【點評】方舟子的邏輯是,如果學生不
寫畢業論文,就無所謂“造假”、“剽竊”,大學的學術空氣就“干凈”了!可是,沒有了具體的畢業論文,“加強學術規范教育”等于“無的放矢”,導師只能面
對學生“說空話”,因為學生除了編造論文根本沒有其他機會造假,還用得著教育嗎?方舟子還認為,畢業論文不發表,造假也無妨,這顯然是他不了解每份畢業論
文都會在國家圖書館存檔,人人都可以查閱,孰能無害?
【方舟子觀點】博士生則不同,他們是作為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的,必須寫學位論文,而且應該用嚴格的學術規范來要求。對老師的要求更要嚴格,他們沒有理由不懂學術規范,他們造假的危害也更大,學術地位越高,造假的危害就越大。他們才應該是學術打假的關注對象。
【點評】只要是“假”都應該打,而不應該分博士生或碩士生。造假有程度和性質的不同,打假應該依據造假事實的嚴重程度,而不是以“大人物”和“小人物”劃線。一個“玷污”了科學真理的“小人物”比只抄襲了幾句話的“大人物”更值得打!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