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食品協會理事長金宗濂:三分之一保健品屬假冒偽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4-29 15:26:44
“調查表明,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保健食品中,大約有超過1/3的標簽有問題,屬于假冒偽劣產品。而其余2/3的標簽合格產品,也未對其質量和功效進行抽檢。”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上,北京食品協會理事長金宗濂指出,目前我國保健食品安全問題多多。
近期爆出的新聞印證了這一說法:沈陽有不法犯罪分子使用虛假批號,以副作用極大的處方藥和淀粉合成所謂的秘方保健食品售賣,號稱可同時降低血壓、血糖和血脂,半年即非法獲利百萬元以上。
而獲得合法標簽的保健食品也存在問題。金宗濂認為,目前保健食品首先是在廣告宣傳上存在很多違規現象,一些保健食品宣稱能治病,其實頂多是能降低患病風險;而很多普通食品又聲稱有特殊功能。
“保健食品的兩大特征,一是安全性,對人體不產生任何危害;二是功能性,對特定人群有一定的生理調節作用,但不能代替藥物的治療作用。”金宗濂說。
金宗濂從事保健食品研究20多年,他指出目前保健食品中違禁添加藥品的現象的確非常嚴重。一些減肥保健食品中添加芬氟拉明、麻黃素等;一些緩解體力疲勞產品添加雄性激素、西地那非等;有的輔助降糖保健產品添加鹽酸苯乙雙胍等;有的促進生長發育產品添加生長激素,還有的改善睡眠產品則直接添加安眠藥。
國家管理部門為確保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實行了名單管理制,公布了《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以及《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但金宗濂還是對此表示了擔憂,即使是按名單內的原料,也存在功效成分提取濃縮后的安全隱患。“特別要關注生理劑量和藥理劑量的差異和安全量,其次是產品原料的相互作用。”
此外,中草藥原料的內源性毒性、基因工程原材料的安全、保健食品原料特別是植物性原料的外源性污染,以及原料中的過敏原等問題也尚未監管到位。
金宗濂對保健食品生產加工環節也表示了關注。不過,相關問題即使對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來說也是難題。美國FDA曾于2003年計劃在美國膳食補充劑行業強行實施GMP(優良制造標準)認證。但改造耗資巨大,美國80%的膳食補充劑生產商規模不大,難以承受。如果這些小廠商全部退市,美國消費者將面臨無產品可買的局面。因此,最終只有少數幾家大型膳食補充劑生產商實行了GMP
改造。
對進口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金宗濂說,有的進口產品使用名單外的原料,還有營養素使用量過多。比如我國已統一從食鹽中補碘,而國外一些營養品成分中也包含碘,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保健品假冒偽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