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周錦帆教授——《檢驗檢疫科學》創刊人、責任副主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40年編委;《離子選擇電極/化學傳感器》原編委;《分析化學》審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在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檢驗檢疫系統工作23年。曾發表文章100篇以上。 學術專長: 1)離子交換分離的研究與應用; 2)樣品前處理中的分離富集; 3)有害重金屬與稀土元素光譜分析; 4)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用; 5)鈾釷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離子交換法制備商品化高純物質..................

    勞動節,開墾農殘<固相萃取>的處女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5-10 14:49:23/ 個人分類:日志

      一、前言

      一個問題:您的分析化學研究,有什么真正的學術價值?這個問題,您想過沒有?

      再向自己,你的分析化學工作,在你的心里有成就感嗎?還是僅僅為了養家糊口?

      二,論文按公認價值分類

      A,有公認價值;

      B,無公認價值。

      三,論文按作者主觀認為的價值分類

      A,自己主觀認為確有價值,心里真高興。

      B,自己主觀認為沒價值,心里沒有成就感,即使所謂SCI收錄。

      四,Strelow與Korkisch啟示

      我認為,現代分析化學中,“分離研究”的第一偉人,是F.W.E.Strelow!遺憾的是,相當多分析化學工作者不知道他,甚至,沒看過他發表的47篇以上文章的1篇。

      也沒有看過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躺在我們國家圖書館里的J.Korkich的長篇巨著<離子交換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上世紀1960年開始:南非國立研究所F.W.E.Strelow至少發表了47篇文章,奧地利維也納大學J.Korkich至少發表了48篇文章,內容都是與金屬離子在離子交換樹脂上的分配系數Kd有關!

      研究分配系數Kd,具體來說,是三個參數:

      A,不同金屬離子

      B,在不同介質

      鹽酸、硫酸和硝酸介質等。

      此時可純水體系,也可以是所謂“部分非水體系“,例如,1.0N的鹽酸,但含10%乙醇;

      又如,2.0N的硝酸,但含20%四氫呋喃。

      C,不同吸附劑/不同離子交換樹脂。

      五,分配系數Kd測定方法

      應以F.W.E.Strelow在Anal.Chem.,1960年的方法為準。

      六,分配系數Kd的應用

      以周錦帆在<分析化學>1976年5月發表的<小型離子交換柱與Kd40法在離子交換分離中的應用>為準(見〈中國知網~周錦帆〉)。

      即Kd≥40為強吸附;

      Kd<10為不吸附。

      七,處女地:農殘獸殘在固相萃取劑上分配系數Kd的測定

      Kd測定方法同上,即:

      A,不同農藥獸藥;

      B,不同介質

      水,甲醇,乙醇,乙腈,四氫呋喃,以及各含不同濃度氨,各含不同濃度不同的無機酸/有機酸。

      C,不同吸附劑,不同品牌C18,不同XAD大孔吸附樹脂及其他各種固相萃取吸附劑。

      八,固相萃取時分配系數Kd測定法

      同離子交換時分配系數Kd測定法。

      九,固相萃取分配系數Kd的應用

      可參考離子交換分離。

      十,農殘固相萃取研究處女地/Paper“富礦”

      因為尚未見到<固相萃取分配系數Kd測定及應用>的報道。現在是開墾處女地的時候了。方法是將以上A,B,C三參數的不同排列及組合,這樣,可以發表很多原創Paper/論文…

      并有可能:這些論文會有價值地傳世,就像F.W.E.Strelow測定的分配系數及應用一樣……

      十一,我的看法

      現在2017年,該是明智地“活學活用“杰出學者Strelow的方法的時候了!因為這是最科學的方法,同時,有利於固相萃取回收率的提高。

      十二,“燈塔”

      1963年9月,我進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在研究所超大的圖書館看到Strelow在AC(美)於1960年的文章,立即感到:這是最科學的研究離子交換/色層分離的方法!并從此作為自己研究的拐棍~只要是分離,必用Kd描述分離全過程!并從此,將 Strelow作為自己研究離子交換分離的“燈塔”。

      今天,我國分析化學學者開始動手研究農殘獸殘在不同介質於不同固相萃取劑上的分配系數Kd,事實上已比Strelow的分配系數研究晚了50多年!雖晚了50多年,您現在動手研究,卻是尚能實實在在的世界領先。

      本文寫於2017年5月1日勞動節。祝您,每年勞動人民勞動節快樂。

      十三,時間將證明

      時間將證明,這篇博文在分析化學研究的價值。否則,固相萃取回收率低的現狀難於改觀;否則,農殘/獸殘的“高質量”分析化學難於成為現實。

      十四,關於本文的標題

      關於本文的標題,我在5月4日作了反復推敲,定下現在這個標題。

    攝於5月4日青年節

      十五,分類與建議

      1,一個道理,或是一個公理

      現在,﹤樣品前處理﹥可能是分析化學工作者最現實能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地方!

      因為:

      你能提出新的分析化學理論/假設嗎?

      你能發明新的分析儀器或新的分析儀器部件嗎?

      你能在購買的分析儀器上作改進,使靈敏度再提高一點嗎?

      如果你都(!)不能,那么你可能只有"華山一條路″~樣品前處理方面的創新。

      要不,你說一個"(有價值的)創新″讓大家聽聽…

      2,分類

      在討論樣品前處理研究者的分類時:

      很難想像他從未見過離子交換樹脂!

      但可以想像他從未見過Sterlow和Korkisch名字!

      更可以想像他從未看過兩人共發表100多篇文章的1篇論文。

      但從"樣品分析前處理″的基本功出發,<前處理分析化學工作者﹥分成三類:

      A類:做過離子交換分離研究,看過兩位的論文;

      B類:知道兩位中的一位的名字…

      C類:至今從未見過離子交換樹脂,從未見過兩位的名字。

      3,建議

      如果你想成為有基本功的﹤樣品前處理﹥研究者,那么向著A類學者踏實地努力。

      4,說明:此段文字,寫於5月10月7:53分。


    TAG: 分析化學勞動節樣品前處理離子交換

    larry 引用 刪除 larry   /   2017-05-17 14:03:16
    5
    周錦帆 引用 刪除 zhoujinfan   /   2017-05-16 14:03:16
    一篇分析化學博客/資訊,主要兩個看點:
    A,有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給人啟發。
    B,文章的邏輯性,以及文字的精練。
    歡迎您對我的博客"橫挑鼻子,豎挑眼。″
    學海無涯樂作舟 引用 刪除 zzl   /   2017-05-15 14:30:45
    5
    shih20j07 引用 刪除 shih20j07   /   2017-05-11 14:53:01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7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9713
    • 日志數: 357
    • 文件數: 1
    • 建立時間: 2011-01-25
    • 更新時間: 2023-01-18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