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帆教授——《檢驗檢疫科學》創刊人、責任副主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40年編委;《離子選擇電極/化學傳感器》原編委;《分析化學》審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在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檢驗檢疫系統工作23年。曾發表文章100篇以上。
學術專長:
1)離子交換分離的研究與應用;
2)樣品前處理中的分離富集;
3)有害重金屬與稀土元素光譜分析;
4)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用;
5)鈾釷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離子交換法制備商品化高純物質..................
黃金舖地銀杏葉/與新京報PK?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11-22 14:26:15/ 個人分類:日志
一,時間
均為11月19日,按新京報的說法~當天北京結束霧霾天氣,迎耒藍天。
二,地點
新京報記者薛同志的照片(A),在國家大劇院
"幾位游客在銀杏葉地上玩…″其中主角穿紅衣。

周與老伴的照片(B)在三里屯喀麥隆大使館門前。兩夫妻共計150歲,其中老伴穿紅衣。

三,對我與老伴照片(見微信)及文字
1,北京知名秋天三里屯銀杏一街的喀麥隆大使館門前,距我家~三里屯南路0.8km。
2,有感:我心里永遠衷心感謝國家檢驗檢疫局1992年分我這里的小3居室(一幢20層高樓的第19層)。
3,"周錦帆速度″
1992年12月,我第一天拿到單位分房的鑰匙;
第二天與老伴拿了掃把和拖布去打掃;
第三天在核工業部五所分析室趙宜超主任帶領下的6位老同事的幫助下,一輛解放牌卡車搬了家。
從此,全家住在20公里外的通州,搬到了東三環內的三里屯。自稱"周錦帆速度″
4,今天的感想是,這里交通/看病等真是太方便啦!
5,照片發給在蘇州念書的孫子,孫子表揚說,"照得很棒!″
6,心里感謝單位分我的房子。我的所謂"實際行動″是把<檢驗檢疫科學>責任副主編的工作盡心盡力地做好,把這本專業雜志辦好,讓全檢驗檢疫系統科技人員,尤其是分析化學工作者有個高水平的交流園地。
在國家檢驗檢疫局做雜志的編輯工作,可謂令人最不感興趣的工作。但我從無一天想在國家局內"動一動"。在主編崗位工作到第3年,中國商檢研究所(現檢科院)熟人~楊女士,她對我說:"周主編,我看你干得挺歡的…″
我說,"這工作我很喜歡呀灬"
四,11月<查閱>/閱讀數超1000!
感謝優秀的分析測定百科網小劉同志的辛勤工作,這月/11月我第4篇短文上線了。我看了一下這四篇短文的閱讀量,噢!讓我吃一驚:
第一篇/11月1日,閱讀量521;
第二篇/11月10日,閱讀量246;
笫三篇/11月18日,閱讀量240;第四篇/今天11月22日,閱讀量65。
共計1072。
真讓我意外!
1,感謝網友的厚愛;
2,其實,我只是講些平常話,說些家常事呀。
11月22日下午5時42分
五,傅園慧何必<抓出大血痕>
今天11月24日新京報C08版<體育新聞>
標題:血性~傅園惠胳膊抓出大血痕。

文中說寫道:里約奧運會100米仰泳決賽時,傅園慧手上有明顯的抓痕,"因為自已比較累,怕不好調動,這樣能提醒下自己″。
又說,會用‘自殘'的方式,用‘我今天會死在這個游泳池里'的心態去比賽,用生命去比賽"。
這里,既可看出她的責任心,也可看出一位優秀運動員的不易。沒幾個字的文字,卻讓7旬的我感到十分心酸!所以我們這些"觀眾″不要看到傅園慧風光的一面,更要牢記他們為了國家令人難於想像的付出!
想對傅園慧說,何必經常抓出大血痕,適時要果斷離開游泳池,早點結婚生子,過平常人的生活。
十分期待早日知道你有稱心伴侶的消息!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