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在微信中與友人作了一些交流,匯報如下:
一、仿小學生造句:雖然……畢竟……
A,1941年,出生在魚米之鄉的常熟城的知名米商<周正隆>之家,雖然家里經<三反五反>的變故,1958年畢竟幸運地考入了南京大學化學系。
B,雖然在化學系分專業時,分到了最不搶手的<分析化學>,由于畢業論文是光譜分析,且學得不錯,1963年畢竟幸運地被核工業部選進北京五所超大的光譜組。
C,核工業部27年,雖然不是<培養對象>,經我自己努力,畢竟讓我的手接觸了數十種外文文獻和數十種離子交換樹脂,以及數十個實際分析化學難題,試問,近50年來誰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機會?
D,雖然1966~1976年今天難於想像的分居10年(今天你能想象嗎?),我始終抱著<不能離開北京!離開北京,意味著離開國外文獻>。如今,畢竟用手接觸外文文獻種類超過我的國內同行,估計有,但不會多。
E,近八年多來,雖然眼睛因寫作而視力大減,但畢竟每月至少有一篇博客上線,而讓我成為分析化學工作者中博客數量最多、博客影響力最大的文字工作者,并”吹皺了中國分析化學的一潭水……”我想,心明眼亮的中青年同行會知道并記住這一點的!
F,一個人的價值需要一個平臺去體現/展示。在此,也感謝<分析測試百科網>和<儀器信息網>,他們給了我一個平臺,讓我介紹我的<分析化學研究的價值觀>,并獲得廣大網友的一致贊同和好評!
G,小結:至今75歲,命運雖然讓我也經受過小挫折,但命運畢竟待我不薄呀,我長年實驗室的勤奮、外文文獻閱讀的勤奮、主動去接實際分析化學難題的勤奮,命運讓我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無論是分析化學研究成果和分析化學博客)知名分析化學工作者!并讓我笑到了最后。特別是在離子交換分離方面的學術成就(典型成就,是“陽離子交換分離時,淋洗劑濃度速查法”)和用離子交換分離解決核工業部的出認諸多難題的公認成就,獲得了國外<離子交換分離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權威J.Korkich(奧地利大學)的高度評價,并成為我國分析化學的離子交換分離無可爭議的資深專家(此段文字歡迎質疑)。
二、常熟人技術是尖子,可能是有好的科學基因
謝宏燕教授關于天才物理學家的分享(指宏燕教授在<理化檢驗>朋友圈推薦的資訊)。他文中多次提到我國頂級物理學家王淦昌。他是我們常熟人。
聯想到我國無機化學泰斗張青蓮先生,也是我們常熟人。常熟城區有條<青蓮路>。
請百度<常熟籍院士>,將告訴你~常熟出了24個院士。
雖然現在經濟百強縣,常熟列江陰,昆山,張家港之后列第4,但院士肯定在全國縣級市中列第一。
說耒也稱奇,我們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鈾冶金研究所)的幾位常熟籍科技人員均是各研究室的尖子:
1,殷晉堯,常熟大東門小步道巷人,北大高小霞先生學生,與汪爾康先生在捷克留學同學,1961年副博士(碩士)回國,分在我們分析室,任電分析化學組組長(后任分析化學室副主任,我任組長),我國知名分析化學家,我國離子選擇電極創始人。
2,王清泰,常熟城西門大街人,留學烏克蘭,1962年副博士(相當碩士)回國。在笫七研究室/有機合成室,<有機顯色劑>合成專家。
3,陳放流,常熟謝橋人,1962年華東化工學院畢業,在笫4工藝研究室,鈾水冶工藝專家。
4,周錦帆,常熟城小東門人,1963年南京大學分析專業,在第二研究室/分析室,光譜分析與杰出離子交換分離專家。
5,戴圣華,常熟城東門竹行街人,1964年上海交大畢業,鈾水冶工藝設備專家。
6,朱耀坤,常熟梅李鎮人,1964年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實驗室儀器計量專家。
我們核工業部五所員工有1000多人,除行政機關,保衛部,圖書館,供應后勤和鍋爐房,機修廠,車隊等,真正在實驗室的科技人員約為300人,其中,除去中專生及編制為實驗員的操作手/工人,大學畢業生不到200人,在這200人中常熟這個縣級市,竟占了6人,且都是其中尖子。
原因?
常熟籍科技人員,是否可解釋為~可能其科技基因較好吧…
當然,常熟籍的人在北京工作的有不少,但幾乎無一人當大官的!一個當副部級的中學校友,還出了事。是否可解釋為~可能是沒有做官的基因吧……
三、郎平的表示和林丹印象
1、9月3日,鳳凰網報道:現在55歲的郎平表示,"我并不介意(她一度被一些國人視為"叛將″~任美國女排主教練),人們有權擁有自已的想法,他們喜不喜歡我也沒關系。″
贊郎平的"表示"~人們有權擁有自己的想法。
2、林丹另一很大貢獻,就是他的<運動員不必對有關人唯唯諾諾>!為其他優秀運動員樹立了<有自己人格>的榜樣!
一次林丹從英國比賽(可能是倫敦奧運會?)回來,感慨地說<原來羽毛球在國外的影響力那么小(大意)!>
他這句話,給我印象深刻。他可能說了通常我們聽不到的大實話。
其實很明顯,每塊金牌的含金量顯然是不同的,巴西在這次里約奧運獲得的:男子足球金牌和男子排球金牌這些打球金牌(我們有多少人知道呢?),當然含金量超過女子舉重金牌。
四、蘇州評彈與我童年的課余生活
1,江蘇蘇州地區和上海市的百姓對<評彈>藝術情有獨鐘。
公認,華東地區三大評彈團:上海評彈團,蘇州評彈團,常熟評彈團。可見常熟評彈團的地位!
2,我小學的課余生活。
我小學(50年代初)下午3點鐘放學,幾乎每天到常熟南門鬧市區<壇上>露天評書場聽武俠評話(蘇州評彈的一種)<七俠五義>、<包公傳>和<濟公傳>。演員都是貧窮評書人,他們很賣力的表演 (所謂<說書>),每講20min,手拿大盆子向坐在長凳上的每成年人收錢,相當現在的1元,我們小學生都站在大人后面蹭聽…
一個下午評書人“說書”/表演,共約2小時,約收入相當現在的80元到100元。
藝人講的故事,主題都是:要做好人、做善事,好人有好報,壞人暫時可能會得勢,但早晚沒好下場!這些讓我記住一輩子/要做好人。這也算是接受一種三觀教育吧。
我退休后常常一邊拖地板,一邊聽<廣東音樂>和<蘇州評彈>,也算老年人的人生一樂!你將來退休后不妨也可試試。
五、在教師節說三件事與家訓
今年教師節,說三件事:
1.我老伴黃映雪
1976年從常熟藕渠中學調到北京通縣四中。八十年代初,北京市在教師節前首次舉辦民選(真!民選)優秀教師,層層無記名投票,主要看連續3年班級學生的優秀率,及3年其他任課教師的反映等。當時領導不像現在在各種評選時的十二分操心及精心掌控。我老伴她評為<北京市首屆紫禁杯優秀班主任﹥。她后調到團結湖三中,曾為李谷一女兒肖一同學的班主任。
2.小學校長裴肯堂先生
我1952年進<私立常熟米業小學(在常熟城南門壇上)>一年級,校長為常熟最知名教育家+書法家裴肯堂先生。
一年級進校,他給我們講他立下規矩,誰說粗話,馬上用毛筆用紫藥水繞嘴畫園圈。平時將打手心的戒尺放在講臺右邊。
裴校長在全常熟縣極有聲望,無一人(含家長)對此規紀(按現在標準,涉嫌侵犯人權)有不同意見!
紫藥水一旦畫在嘴上,可3天擦不下去!但我從未看到有同學被畫紫藥水圈。
從此,常熟人(尤其城里人)老老小小無一說粗話!提高了常熟人的精神文明。
說到粗話,還有一個詞叫假話。如果我是課堂教師,必定給學生講一個話~不要說假話,至少盡量不說假話。
3.老師要不要囑咐學生“不要說假話?”
一位教師自己是不是能做到不說假話,或至少自己做到盡量不說假話,用1min即能鑒別~即這位教師有沒有對學生說過<同學們,你們不要說假話,那樣你對不起自己良心;同學們,你們至少做到盡量不話假話。>
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老師都盡心盡力!事事囑咐!但你聽說過,你一年級的兒子/女兒,或一年級的孫子/孫女,在他/她回家時,對你說,"老師今天對我們說了,小朋友,你們不能說假話″。
建議在教師節,老師和小學生講一次:小朋友,你們不要說假話。
家訓
<新京報>9月11日A03版<北京新聞>:
標題~"盧溝曉月″賞月會 全市征集百姓家訓″
我建議自家家訓:"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平平常常生活″。
六、分析化學學者水平的快速鑒別法
現在,對學者的分析化學水平有個簡單的方法加以鑒別是具有現實的意義。對此,我敘述如下:
8月2日央視講~習總書記要求軍隊重視實戰。
您面對迎面耒的分析化學學者,他的無機分析化學實戰能力(!)的簡易鑒別法:
第一問題~稀土元素,任一塊石頭中15種稀土元素各含量多少?
第二問題~有害重金屬,電水壺用鋼板中鎘的含量?
第三問題~陰離子分析,存在1000倍鋁時,10微克氟的測定?
A類學者,能解決3個問題中一個問題。
B類學者,一個問題都不能解決。
說明:
第1問題,是世界上無機分析化學學者永恆的研究對象, 50年耒世界有500多篇文獻,即世界研究最多的分析化學課題之一。我的陽離子交換分離方法最優:稀土元素與非稀土元素的分離,最佳淋洗劑濃縮度為1.75NHCL。注意:不是1:70NHCL,也不是1.80NHCL噢!
第2問題,是 有關現在大家關注的有害重金屬分析化學,日本川崎制鐵所及土耳其大學和我等都很關注,并都在國外發表文章,我的分析方法領先~在1.0NHCL鎘選擇性地吸收附在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上而其他元素均不吸附。
第3問題,涉及在元素周期表中也占有一定地位的陰離子分析。氟無論是對人的健康及濕法冶金工藝流程,都很重要。我創新性地解決了大量鋁(能與氟形成穩定絡合物)存在下,小量氟的離子交換分離。
3個問題,我均世界領先。你也可以試一下你的身手噢!
作為一位優秀的分析化學企業管理者,理應有能力對迎面來的學者作判斷~是A?還是B?
當然,你也可以提出你認為更合適的<分析化學學者無機分析與農殘分析水平的快速鑒別法>即所謂“百花齊放”。
七、9月<斯諾克上海大師賽>有關的小故事
9月25日,我全程看了斯諾克上海大師賽決賽,為丁俊暉小將加油。
小丁獲冠軍,心里高興~這晚是我非常愉快的一天!
頒獎嘉賓有位女士王濤~國家體委小球中心祕書長,在頒獎時,節目主持人說她個子很高……
王濤,生於我們核工業部北京五所,父親王光輝是高個子籃球優秀高手,在我們核工業部北京五所<宣傳部>任職,母親在<有機合成/離子交換合成室>工人,王濤有個弟弟……
王濤,估計1966年~1967年生,與我兒子(核工業部北京五所子弟學校)同班同學,雖是女生,但在班里個子最高,剛進初中時即被選拔去學手球(當時我國手球剛剛起步),當然,吃穿與住都由國家包下耒~減輕了家里負擔。王濤長期為國家手球隊守門員,央視體育頻道轉播女子手球比賽時,可看到守門員的她在指揮著場上運動員。王濤性格極為彪悍!小學時同學們就怕她。她今年近50歲,可能至今未婚。
所以,雖然學歷不高,今天她當上領導。我的體會是:性格特點與能否當官可能有密切關系,心慈手軟者可能不適合當領導……
因我曾是北京五所羽毛球隊隊長,兼通縣(現北京副中心)羽毛球隊教練,全運會羽毛球裁判,在五所也算知名體育愛好者,與王光輝(比我約大5歲)較熟~談得耒…
數年前我回到五所看望老同事,恰逢王光輝同志,他(知道我兒子與他女兒同班同學)對我說:女兒(王濤)退役后到體委小球部任負責人(語氣中略為兒女驕傲!)
八、愛好體育的副作用
近幾天在協和醫院看病~膝蓋關節炎很痛,右腿走路有痛呀。x光片說明~中度關節炎。醫囑~少走路+少站立,昨天開始作膝關節紅外物理康復治療。
想當年1963年進五所,羽毛球自學多年成才,成為千人的五所羽毛球冠軍,通縣羽毛球隊教練,全運會羽毛球裁判,心里一直為這輩子刻苦練羽毛球這經歷感到高興,甚至,有點洋洋得意。但到了今天75歲,知道付出了代價~膝蓋壞了…后悔當初!
九、分析化學價值觀
人各有志,價值觀不一,正常。尤其有的人為了生存,不得不選擇所謂“前瞻性”研究,而他本人也知道~他由於各種因素,決定了他不可能作出真正的前瞻性分析化學研究成果,但考慮到上有老,下有小;考慮到要報銷版面費和開會差旅費;考慮到在學校的生存,不得不做些只能發表SCI的所謂前瞻性研究。所以分析化學價值觀的選擇是分析化學工作者的現實問題!
我工作50多年,選擇解決實際分析化學問題這條路,75歲了,不后悔,相反很是欣慰…
我經常看到報道,王先生獲A獎,張先生獲B獎,都進不到我腦子里,除非說明這獎用在什么地方,就像屠呦呦那樣用在非州。
八十年代,為完成核工業部下達任務,我自己合成高純<連四硫酸鹽>,并制成,成功地解決了西南某鈾礦選冶廠鈾工藝中讓陰離子交換樹脂中毒的連四硫酸鹽的現場檢測,並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核工業部為此出了這成果的專門的<核科學報告>(見<中國知網~周錦帆>)…
此獲獎的事,我為什么從未提及?因為我國鈾礦的類型中,在鈾水冶工藝過程中產生<連四硫酸鹽>這種有毒物的,僅這個西南鈾礦。也是說~這連四硫酸根電極雖是國內外文獻沒有報道,屬世界首創,但總的應用價值不大…
我把研究的應用價值的大小放在我心中的第一位。
十,<光明遠大>和國慶鮮花
1、光明遠大
這是國慶期間在<僑福芳草地大廈的>臺灣文化展~臺灣高僧寫的金字條幅<光明遠大>。我放在門廳玻璃鏡框兩邊,讓我天天看見“光明遠大”這四個金字。

請教:崇尚<光明遠大>,是否也是一種價值觀?
2、國慶鮮花
祖國國慶,舉國歡慶,現與諸位分享在北京中山公園的鮮花~云南大理花:

祝年青分析化學工作者像鮮花那樣盛開!為我國實用分析化學作實在貢獻。
十一、退休后退休金怎么個花法(修改稿)
我與70多歲老同事常討論,現提出我修正后的看法:
如果夫妻兩人每月退休費共10000元/或以上,平均每月消費/支出:
一擋優(腦子清醒),5001(含)元以上/或50%以上;
二擋良(腦子尚正常),3000-5000元/或30-50%
三擋差(腦子有病),少於3000元/30%。
敬請指教。
我是每月必定花掉收入的50%。每月會請友人吃一次飯,如果匆忙,就簡單一點。每月贈不同有人一點禮物。例如,這次中秋節,我給友人買了最好的“稻香村”禮盒月餅,100多元錢……
真沒想到,這分三擋的構思/建議,大受歡迎~有人說,有個可以參考的坐標啦!自己可以對號入座呀!
退休人員,畢竟年令大了,<節省>根深蒂固,要達到消費退休金的50%,實際上是件"不容易″的事。
怎么辦?
A,吃好一點。這次回常熟,每天有陽澄湖大閘蟹下肚,昨天中午,又到蘇州與在蘇州上大學的孫子共進蟹餐。
以下是大前天我吃陽澄湖大閘蟹的照片,拍照時,放我用的手表是個參照,以便知道蟹的大小。

B,穿好一點。
照片是孫子昨天中午在他學校拍的。

品牌如實:
帽子:HM
襯衫:GAP
皮帶:寶師龍
牛仔褲:依文
鞋子:KA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