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智利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大量“強悍”微生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4-11 13:22:23


      據《自然》網站報道,智利南極科考隊近日在蓬塔阿雷納斯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他們發現了一批生存在極端環境下的微生物。此次公布了超過300種微生物,其中約70%屬于新種類。研究微生物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機制,有助于開發防輻射化妝品、生物制藥等領域的新技術。

      該科考是智利南極研究所的研究活動,由南極生物資源組織生物科學基金會負責人、生物化學家珍妮·布萊梅領導,集中研究南雪特蘭群島極端環境下的微生物。科考隊發現了許多嗜冷菌、嗜鹽菌、嗜酸菌和嗜堿菌。嗜冷菌的最佳生長環境在15攝氏度以下,嗜鹽菌最適合生長在高濃度鹽水中,嗜酸菌和嗜堿菌則適應于極端的pH值環境。

      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了大量嗜熱菌和超嗜熱菌,盡管這些微生物終其一生都生活在冰層里,但它們卻更喜歡在50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生存,其中一種微生物甚至在95攝氏度時仍能生存。研究人員說,現在南極的環境已經和過去有很大不同,這種微生物一定是進化了。

      另一項重大成果是發現了奇異球菌,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強悍的細菌。這種奇異球菌生活在 15米深的極地永久凍土下,能夠承受的γ射線強度比已知任何其他細菌高5000倍。這種超強抵抗力從何而來還是個謎,甚至有人推測它們來自太空。對此布萊梅表示,不排除這種理論上的可能性。“我們正在研究這種微生物是如何保護自身免于輻射傷害的,它們超強抵抗能力的分子機制是什么,以及這種機制能在哪些方面得到應用。”布萊梅說。

      嗜冷細菌還具有抗紫外線的能力,它們用一種酶來捕獲活躍的氧化物,而這在生物技術方面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研究人員預測,研究這種微生物,有助于開發保護人們抵抗陽光和紫外線照射的技術。

      生物科學基金會的弗雷迪·波赫瓦德分離了一些來自高鹽度和4攝氏度低溫環境的淺海沉積物細菌,研究它們在該環境中生存的分子機制。他說,這些細菌中積聚的某些分子是一種生物穩定劑,在化妝品和制藥工業中都有應用價值。

      智利南極研究所微生物學家帕里·列文研究了270種來自南極喬治王島的7個湖泊和南雪特蘭島1個湖泊的放射類細菌,這些細菌能產生鏈霉素抗生素。由于這些微生物非常稀有,其他細菌幾乎不可能對它們產生的抗生素產生抗性,可作為開發新藥的優選。

      列文指出,極端溫度加上高強度紫外線輻射,讓南極成了“促進生物抵抗環境壓力選擇的天然實驗室”,這里發生的進化方式對地球其他地方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TAG: 南極微生物科學家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9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525
    • 日志數: 29
    • 建立時間: 2010-09-04
    • 更新時間: 2012-08-14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