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腎病癥候群新風險基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4-08 10:02:36
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準教授野入英世等人的研究小組近日宣布,他們發現了與腎病癥候群相關的新的遺傳基因。
研究小組經過對該遺傳基因進行詳細的機能分析,發現該遺傳基因與維持排尿時過濾血液中廢棄成分的腎臟過濾結構有關。該遺傳基因在受到有害刺激時,容易破壞腎臟過濾結構,出現腎病癥候群主要癥狀,即尿中有高蛋白的現象。研究小組在實驗中通過阻礙該遺傳基因,發現腎臟過濾結構脆弱性消失,防止了蛋白尿的出現。在糖尿病發病后,采用阻礙該遺傳基因的藥物治療,蛋白尿也會減少。
腎病癥候群是由于腎小球異常,排出的尿中有大量蛋白,從而導致血中蛋白異常低下,引起低蛋白血癥的腎病的總稱。腎病癥候群有原發性和糖尿病導致的二次性兩種類型,能夠引起全身各個器官疾病發生。究其成因,科學家在此之前,僅發現了與家族性腎病癥候群相關的多個遺傳基因和一基因多型,但對腎病癥候群全體共通的病態機理尚未了解。因此,對該病的治療只能使用副作用極強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物,沒有根本的治療方法。
而新的研究成果可望用于開發診斷、治療和預防腎病癥候群的有效方法。
相關論文刊載在最近出版的英國《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