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紀錄片《生命的形式》基因的疑惑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4-01 15:27:33
昨夜看了一段紀錄片《生命的形式》,生出一點疑問——其實一直有那個問題,現在又想起來了。
科學家認為生命源于海綿,因為其他生命的基因都可以追溯到海綿(這個轉述不夠準確)——邏輯似乎是基因的改變衍生出更多更復雜的生命。
在進化論的路線上,這種演化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換一條路線,似乎也有意思。
物理(和化學)法則決定了基因只能那么組合,只有那么多組合方式,所以不論什么物種,總有那么些相同,也總有些不同——這就像元素的形成和元素周期表的規律,可以追溯到同樣的起源,但它們之間似乎沒有進化的關系——其起源只是核的合成(聚變)與分裂。
由此我聯想到我們對因果的認識。進化將基因作為原因,物種的演化是它的果。這似乎并沒有排除另一種可能:如果將生命看成基因任意組合的過程——當然有些組合可能像元素的衰變一樣不能或長久存在——那么基因的形態就不是決定物種的根源,而是物種自然呈現的狀態。我們將那些狀態分類,就顯現了類似“進化”的東西。
我們經常將普適的東西作為原因(法則),那么對普適的偏離就是某些特殊過程的動力。但它也反過來證明,很多過程都是同樣可能的,它們自然呈現出某些普適的東西,而各自的特征正表現為對普適的偏離。
當理論成熟的時候,兩種思路可以完全融合;但對某些具體的現象,怎么看因果,決定著不同的表達形式(理論模型)。
相關閱讀:
- 聯合國報告稱世界糧食作物多樣化面臨威脅 (snwxf, 2010-10-29)
- 我科學家發現水稻籽粒大小關鍵調控基因 (snwxf, 2010-11-09)
- 基因研究“容易”了 ZL申請卻難了 (snwxf, 2010-11-14)
- 鄭州籌建國家煙草基因研究中心 (snwxf, 2010-11-17)
- 生物鐘“守時”奧秘揭開 (snwxf, 2010-11-18)
- 遺傳發育所基因新功能化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snwxf, 2010-12-01)
- 昆明動物所研究發現選擇性剪切在果蠅新基因中的進化 (snwxf, 2010-12-02)
- 熊立仲教授到武漢植物園作學術報告 (snwxf, 2010-12-20)
- 《自然》:地球基因種類30億年前大擴張 (snwxf, 2010-12-21)
- 生命與物質世界--與進化論無關 (aa1380, 2011-2-25)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基因生命